[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调节结构的汽车连接器外壳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16072.8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3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田贵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源田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7;B29C45/34;B29C4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信方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7 | 代理人: | 孟会贤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调节 结构 汽车 连接器 外壳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节结构的汽车连接器外壳模具,涉及汽车连接器外壳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下端中部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块均之间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端设置有密封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经过减速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斜向转轴转动,斜向转轴转动时,使连接柱跟着斜向转轴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拉杆拉动下模具顺着限位杆的做往返运动,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内部的物料在惯性的作用下,晃动的更均匀,避免气孔出现,从而有力的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连接器外壳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调节结构的汽车连接器外壳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连接器具有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而汽车连接器外壳具有保护内部零件的作用,通常通过注塑模具注模形成。
现有的汽车连接器外壳注塑模具在对模具内部注入物料时,常会出现物料分布不均匀,外壳成型后表面会有气孔出现的问题,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可调节结构的汽车连接器外壳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调节结构的汽车连接器外壳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底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底座中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下端中部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下端两侧,所述限位杆中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端设置有密封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移动滑槽,所述移动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固定件,所述限位固定件两侧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部,通过限位滑槽和移动滑槽限制气缸移动的方向,避免上模具在滑动时脱轨。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上模具上端中部,所述上模具一侧固定连接有浇口,通过气缸能够向下推动上模具或者向上抬起上模具,通过浇口能够向型腔内注入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滑动连接在密封环内部,上模具向下挤压下模具,使密封环滑进密封槽内部,对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物料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两端,所述第二支撑板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向固定板,通过第三固定板固定住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支撑板固定住斜向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一端且第一转轴贯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向固定板,所述斜向固定板均固定连接在斜向转轴两端,通过电机经过减速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斜向转轴转动并时刻改变斜向转轴的轴向。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转轴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端,所述连接柱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件,斜向转轴转动时,连接柱会随着斜向转轴轴向改变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下端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部转动连接有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拉杆一端,所述拉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中部转动连接有十字转轴,所述十字转轴两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件中部,连接柱随着斜向转轴的轴向改变而移动时,会带动拉杆移动,从而使拉杆拉动下模具顺着限位杆做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源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源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6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EMS样气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压成型模内切面料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