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气嘴和具有其的轮胎、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02038.5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5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祥;李守泽;朱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20 | 分类号: | F16K15/20;F16K15/18;F16K27/02;F16K31/04;F16K31/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卢春燕 |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气嘴和具有其的轮胎、车辆,所述轮胎气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限定出内腔室,所述内腔室上设有气门芯出气口;气门芯芯杆,所述气门芯芯杆在连通位置和隔断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气门芯芯杆移动至所述连通位置时打开所述气门芯出气口,以使得所述内腔室与外部大气之间连通;所述气门芯芯杆移动至所述隔断位置时封闭所述气门芯出气口,以使得所述内腔室与外部大气之间隔断;驱动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气嘴,轮胎气嘴的结构简单。当轮胎气嘴应用于轮胎时,可以实现放气功能的自动控制,无需手动放气,且可以主动控制泄压量及泄压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气嘴和具有其的轮胎、车辆。
背景技术
交通日益便利、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日常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车辆的剐蹭、碰撞、爆胎等时有发生。这些事故跟人为的操作有关,也与汽车本身有关,例如跟轮胎胎压有关,较热的天气条件下或汽车长时间行驶中,轮胎胎体内部摩擦产生摩擦热较多不能很快扩散,致使轮胎温度上升、压力上升;当轮胎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如果胎压不能及时减小,爆胎事故就会很容易发生。而汽车在一些不平整或较软的路面行驶时,减小胎压能保护轮胎和提高汽车的机动性,但是如果不能实现快速减小胎压就有可能因为胎压过高制动不够灵活造成交通事故。
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胎压监控和泄压的需要,目前市场上存在各种胎压监控或泄压设备。然而,现有的设备,或者结构复杂,测试轮胎需定制,通用化程度不高;或者,侧重于采用外接式胎压传感器进行胎压监测,充放气功能无法实现自动控制,需要手动按压放气;又或者,采用外接式保压装置,在胎压过高时仅可自动进行放气到预设的目标胎压,无法主动控制泄压量及泄压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胎气嘴,轮胎气嘴的结构简单,且可以实现泄压的主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轮胎气嘴的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轮胎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轮胎气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限定出内腔室,所述内腔室上设有气门芯出气口;气门芯芯杆,所述气门芯芯杆在连通位置和隔断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气门芯芯杆移动至所述连通位置时打开所述气门芯出气口,以使得所述内腔室与外部大气之间连通;所述气门芯芯杆移动至所述隔断位置时封闭所述气门芯出气口,以使得所述内腔室与外部大气之间隔断;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气门芯芯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胎气嘴,通过设置上述包括驱动组件和推杆的驱动机构,轮胎气嘴的结构简单。当轮胎气嘴应用于车辆的轮胎时,可以实现充放气功能的主动控制,无需手动放气,且可以主动控制泄压量及泄压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胎气嘴进一步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止抵在所述气门芯芯杆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弹性复位件朝向所述隔断位置常推动所述气门芯芯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上设有气门芯出气口;所述气门芯芯杆上设有第二限位部,当所述气门芯芯杆位于隔断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触配合以关闭所述气门芯出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内腔室内,当所述气门芯芯杆位于隔断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朝向所述内腔室的端面接触配合,以关闭所述气门芯出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门芯芯杆上还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位于所述内腔室外,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接触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远离所述内腔室的端面接触配合;所述气门芯芯杆在连通位置和隔断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2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场含透水混凝土结构的雨水回收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束线加工用整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