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频电磁法地面监测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96383.5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程正璞;胡文广;周乐;魏强;连晟;田蒲源;李凤哲;雷鸣;李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张静楠 |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地面 监测 数据 采集 装置 | ||
1.一种时频电磁法地面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基土层(1)、发射端(10)和测网(2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网(20)包括多个接收端(21)和测点(22);
所述发射端(10)包括发电车(11)、发电导线(12)、A场源(13)和B场源(14);
所述A场源(13)和B场源(14)均包括第一电极坑(131)、铝板(132)、发射路线(133)、电缆(134)和第一标志牌(135);
所述第一电极坑(131)内设有铝板(132),所述发射路线(133)内设有四根电缆(134);
所述发电车(11)通过发电导线(12)与A场源(13)和B场源(14)电连接;
所述接收端(21)包括采集站(211)、第二电极坑(212)、不极化电极(213)、钠基土层(214)和第二标志牌(215);
所述第一电极坑(131)和第二电极坑(212)的深度为三十五到四十厘米;
所述第二电极坑(212)的内部填充有钠基土层(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频电磁法地面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场源(13)和B场源(14)内均均匀开设有第一电极坑(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频电磁法地面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路线(133)位于基土层(1)内,所述发射路线(133)的上表面与基土层(1)的上表面距离为三十五到四十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频电磁法地面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点(22)设置于接收端(2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频电磁法地面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站(211)安装于基土层(1)上,所述第二电极坑(212)开设于基土层(1)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极坑(212)的内部安装有不极化电极(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频电磁法地面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志牌(215)安装于第二电极坑(21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频电磁法地面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土层(1)表面位于发射路线(133)的一侧等距安装有第一标志牌(135),相邻的所述第一标志牌(135)之间的距离为五十到一百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63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高压下超大井距跨孔层析成像装置
- 下一篇:冬期施工用混凝土测温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