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件下线及载具返回的柔性组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78876.6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胡安涛;梁江文;何庆平;钟隆裕;奚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5G47/74;B65G47/6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奕东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件 下线 返回 柔性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件下线及载具返回的柔性组合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流水线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升降部件,升降部件包括可上升下降的托盘单元;安装在托盘单元的输送部件,托盘单元和输送部件配合,以使输送部件进行接收装载有工件的载具或将空载具分发;位于输送部件侧边的剪刀叉升部件,剪刀叉升部件包括可上升下降的支撑平台;以及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伸缩叉部件,伸缩叉部件包括可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伸缩杆单元,托盘单元、支撑平台以及伸缩杆单元三者配合动作,从而使伸缩杆单元伸入输送部件的上方接收载具上的工件。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动作实现对工件的下线以及载具的回流,大幅提升了生产线体的工作效率以及提升了生产车间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流水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件下线及载具返回的柔性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中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车间为了提高生产、运输效率都采用流水线进行工件的转移。比如在汽车焊装车间,一般将物料放置在载具上,之后用自动化生产线方式进行运输。为了减少载具使用数量,完成卸料后的载具又通过输送线回流到初始工位进行再次装料,循环使用;传统的车间里,通常是通过人工参与的非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实现工件下线及载具回流,但这会造成效率低、成本变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工件下线及载具返回的柔性组合装置,能自动化完成工件的下线以及载具的回流,不仅能大幅提升生产线体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生产车间的自动化水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工件下线及载具返回的柔性组合装置,包括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可上升下降的托盘单元;安装在所述托盘单元的输送部件,所述托盘单元和所述输送部件配合,以使所述输送部件进行接收装载有工件的载具或将空载具分发;位于所述输送部件侧边的剪刀叉升部件,所述剪刀叉升部件包括可上升下降的支撑平台;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伸缩叉部件,所述伸缩叉部件包括可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伸缩杆单元,所述托盘单元、所述支撑平台以及所述伸缩杆单元三者配合动作,从而使所述伸缩杆单元伸入所述输送部件的上方接收载具上的工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部件上设有动力单元,通过所述动力单元以对接收到的载具进行移动输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部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牵引组件,所述托盘单元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牵引组件以带动所述托盘单元沿所述安装架的高度方向进行上升或下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单元与所述安装架的连接处设有若干个滚轮,若干个所述滚轮限制出可与所述安装架配合的滑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架的牵引电机以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牵引电机和所述托盘单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剪刀叉升部件还包括底架、若干个剪叉单元以及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固定在所述底架,所述剪叉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底架以及支撑平台,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剪叉单元配合,以使所述支撑平台上升或下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剪叉单元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底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底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支撑平台,其中,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叉部件还包括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所述伸缩杆单元与所述动力件形成滑轨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单元上设有用于定位连接工件的定位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单元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88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