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人工挖掘智能防护作业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0176.2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0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康善斌;陈旭;何海勇;吴光明;严灵;陈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电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永均 |
地址: | 511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人工 挖掘 智能 防护 作业 | ||
1.一种深基坑人工挖掘智能防护作业机,包括井口支架,安装在井口支架上的安全作业系统,佩戴在人体上的便携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口支架的底部固定设有堆叠的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均呈方形环状结构,第一支撑环上设有两个朝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管体,两第一管体分别位于第一支撑环的前后端,第二支撑环上设有两个朝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管体,两第二管体分别位于第二支撑环的左右两侧;
各第一管体的两端均插设有第一插管,第一插管与第一管体插接滑动配合,并可通过第一锁紧旋钮固定;各第二管体的两端均插设有第二插管,第二插管与第二管体插接滑动配合、并可通过第二锁紧旋钮固定;
第一插管的端部下方设有第一垫枕,第二插管的端部下方设有第二垫枕,第一垫枕及第二垫枕的底面均抵持于地面,使井口支架于基坑井口上方平衡支撑架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人工挖掘智能防护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板焊接固定;
各第一管体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延伸至第一管体的内部,第一插管上设有多个第一插孔,第一插孔沿第一插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第一锁紧旋钮安装在第一螺纹孔处、并可调节伸入对应的第一插孔内,实现对第一插管的锁定;
各第二管体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延伸至第二管体的内部,第二插管上设有多个第二插孔,第二插孔沿第二插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第二锁紧旋钮安装在第二螺纹孔处、并可调节伸入对应的第二插孔内,实现对第二插管的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人工挖掘智能防护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管体的内径与第二管体的内径相同,第一锁紧旋钮与第二锁紧旋钮结构相同,第一插管的结构与第二插管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人工挖掘智能防护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垫枕及第二垫枕的顶面均设有卡槽,卡槽为弧形槽结构,且卡槽的弧面半径与第一插管的外径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人工挖掘智能防护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安全作业系统包括鼓风机、声光警报器、吊挂结构、带显示功能的操控面板;
第一支撑环的顶部一侧固定架设有第一架板,鼓风机安装在第一架板上,鼓风机的出气口连通设有输气软管,输气软管朝基坑内延伸;
吊挂结构包括电葫芦及吊挂板,电葫芦安装在井口支架的顶部,吊挂板安装在电葫芦的挂钩上,吊挂板可由电葫芦进行竖向牵拉移动,进出基坑;
所述声光警报器安装在井口支架的顶部;
处于同一侧的两第一插管之间架设有竖向设置的安装架,安装架的底部设有套筒,套筒滑动套设于第一插管上,套筒上设有第三锁紧旋钮,所述安装架沿第一插管的轴向移动、并可通过第三锁紧旋钮进行锁定,操控面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鼓风机、声光警报器、电葫芦均与操控面板电连接,便携监测设备与操控面板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人工挖掘智能防护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井口支架上固定设有架梁,架梁位于第一支撑环的上方,架梁上固定安装有差速器挂点及软梯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电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清远电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01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电池板输送线用观察机构
- 下一篇:一种抗压式乳酸饮品包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