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加固锚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58798.3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7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燕;孟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燕 |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加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加固锚杆,包括加固锚杆本体,所述加固锚杆本体包括安装管、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管底端的锥形尖块,安装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杆,加固杆远离安装管的一端设为锥形结构,所述安装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倾斜向下的第一注浆孔,锥形尖块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第二注浆孔,安装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矩形管,第一矩形管内滑动安装有横向加固机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多个第一尖块、多个矩形杆和多个加固杆的设置,可提高加固锚杆的安装稳定性,提高加固效果,且同步驱动机构可拆装的方式,方便将其安装在其他安装管内进行调节作业,提高利用率,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固锚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加固锚杆。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隧道的修建中为了加固岩土体,控制变形,防止坍塌通常会使用到锚杆,现有的锚杆施工一般是在地层中钻孔后,将锚杆杆体装入钻孔中,再将水泥浆或水泥砂浆通过注浆管或锚杆杆体中心孔灌注于杆体和钻孔孔壁间的空隙内进行锚固;
现有的加固锚杆,单靠形成的浆体锚固,锚固效果不理想,其存在不便于对加固锚杆横向加固的缺点,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隧道施工加固锚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加固锚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施工加固锚杆,包括加固锚杆本体,所述加固锚杆本体包括安装管、以及固定安装在安装管底端的锥形尖块,安装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杆,加固杆远离安装管的一端设为锥形结构,所述安装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倾斜向下的第一注浆孔,锥形尖块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第二注浆孔,安装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矩形管,第一矩形管内滑动安装有横向加固机构,安装管上安装有与多个横向加固机构相配合的同步驱动机构;
所述横向加固机构包括滑动套设在第一矩形管内的矩形杆,第一矩形管远离安装管的一端活动接触有第一尖块,第一尖块靠近安装管的一侧与对应的矩形杆固定连接,第一矩形管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矩形杆螺纹套设在对应的螺杆上,左右相对的两个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活动插装在安装管顶端的安装板,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一矩形管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二矩形管,第二矩形管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的顶部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多个第一伞形齿轮中除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伞形齿轮其余的多个第一伞形齿轮的底部一侧均啮合有第三伞形齿轮,多个第二伞形齿轮中位于最上方的一个第二伞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板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安装板转动套设在第一转杆上,第三伞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底端延伸至位于其下方的第二矩形管内并与对应的第二伞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矩形管转动套设在对应的第二转杆上,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方卡槽,转轴的两端均开设有前侧和后侧为开口设置的安装槽,左右相对的两个安装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远离对应的第一伞形齿轮的一侧固定并电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方卡块,方卡块远离对应的第一伞形齿轮的一侧延伸至方卡槽内,方卡槽与对应的方卡块相卡装。
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外侧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握杆。
优选的,左右相对的两个矩形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与对应的螺杆螺纹连接,矩形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第一矩形管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管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燕,未经陈丽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58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低噪音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米加工用谷糙分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