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程式汽车的集成式控制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42909.1 | 申请日: | 2021-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9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李军;赵威;鲜奇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0/62 | 分类号: | B60L50/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黄玉东 |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程式 汽车 集成 控制系统 新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集成式控制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包括发电机控制器与电源分配单元,所述发电机控制器连接发电机,所述电源分配单元连接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中的快充正、负极继电器集成于所述电源分配单元中,所述的电源分配单元与发电机控制器也集成设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增程式汽车的集成式控制系统,有效节省了整车布置空间,降低了整车成本及重量;简化了高压互锁的结构,简化了检测难度及维护检修难度;降低快充继电器的粘连检测难度;提升了电池包能量密度及整车续驶里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集成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际石油能源日渐紧缺,由电能提供车辆行驶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汽车厂商的研发方向,而受限于纯电行驶里程短的困扰,增程式电动汽车应运而生,在整车不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由增程器(即发动机 +发电机的总成)为动力电池提供能量充电,增程式电动汽车由驱动电机输出动力驱动,同时又拥有燃油汽车的相关结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在需要满足装配、检修、美观、功能的条件下布置空间受限。增程式电动汽车虽解决了里程焦虑的痛点,但由于整车零部件多、重量重、成本高、管线布置繁杂、结构复杂,高压线路走向凌乱,相关接口多,同时也提高了高压互锁故障频次,且故障排查难。
如何设计出一种集成化、轻量化、降低整车负担的汽车控制系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集成式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零部件分散、繁杂,结构也复杂,高压线路走向凌乱,相关接口多、故障频次多、排查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集成式控制系统,包括发电机控制器与电源分配单元,其中,所述发电机控制器连接发电机,所述电源分配单元连接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中的快充正、负极继电器集成于所述电源分配单元中,所述的电源分配单元与发电机控制器也集成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快充高压线,所述快充高压线与集成式控制系统的高压线公用并接入电池包。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池正负极接触器、预充接触器和BMS。
进一步地,整合后的所述电源分配单元还连接汽车加热器和压缩机。
进一步地,所述快充正、负极继电器还连接交直流一体座的快充口,交直流一体座的慢充口连接二合一的OBC+DCDC充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该汽车包括前述任一方案中的集成式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程式汽车的集成式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GCU+PDU二合一的集成式设计解决了机舱布置紧凑、管线凌乱的问题。
2、GCU+PDU二合一具备高压互锁自检功能,集成设计后高压附件的各高压接口均汇聚于此,形成的高压互锁回路均由GCU进行检测,若回路发生互锁故障,GCU检测故障后通过CAN报文向VCU发送,减少了过往冗长的高压互锁回路设计,大大提高了故障排查效率,及设计难度。
3、GCU+PDU二合一方案中,还集成设计了原电池包中的快充正、负极继电器,解放了电池包内部空间,提高了电池包能量密度,进而提高续航里程。
4、GCU+PDU二合一方案中,在进行快充时,电流通过二合一高压线进入电池包,减少了电池包高压接口,解决了电池包是否具备快充功能,都可共用一款电池包结构,利于电池包平台化推进。
5、GCU+PDU二合一方案中,快充正负极继电器的粘连检测由GCU控制单元检测,大大降低了BMS的负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2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单层球壳结构节点板及其压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低线密度涤纶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