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40546.8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4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芳;王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康宏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89 | 分类号: | G01S17/89;G01V8/2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66002 山东省青岛市保***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三维 扫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三维扫描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设置结构;包括:多个分布式装置和中控装置;通过中控装置内设置微基站,形成信号中转机构,将分布式装置中无线通信模块发出的嵌入式处理器转化的数字信号以GPRS移动网络上传至远程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中,克服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复杂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问题,进而通过对激光三维扫描系统的远程控制,实现了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涌水灾害的实时远程监控与预测预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三维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继GPS空间定位系统之后又一项测绘技术新突破;它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的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可以快速、大量的采集空间点位信息,为快速建立物体的三维影像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国内越来越引起研究领域的关注,该技术利用激光测距的原理,通过记录被测物体表面大量的密集的点的三维坐标、反射率和纹理等信息,快速复建出被测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等各种图形数据;因此,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监测、规划、土木工程、灾害评估等领域有了很多尝试、应用和探索。
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隧道正在或者即将修建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山区,使得隧道呈现出长洞线、大埋深、高水压、强岩溶等特点。
而突涌水灾害已经成为隧道修建过程中发生最频繁、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其高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为此,急需研发针对隧道突涌水灾害的有效监测预警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激光三维扫描系统,该系统通过分布式设置的接收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实现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涌水灾害的远程实时监控与预测预警,建立一种用于隧道突涌水多源前兆信息实时监测的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克服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复杂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包括:包括:多个分布式装置和中控装置;所述分布式装置与中控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分布式装置设置于隧道内;所述中控装置设置于隧道外或隧道内结构较为稳定的区域。
所述分布式装置包括:外壳、接收器、时间计数器、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路板、微型马达、马达控制可旋转的滤光镜、嵌入式处理器、第一电源模块。
所述外壳用于保护分布式装置中的各结构模块,并设有安装结构,用于将分布式装置中的各结构模块固定在隧道内相应位置处。
所述嵌入式处理器将接收器和时间计数器采集到的中控装置发射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中控装置。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避绕式的Zi gBee无线传输协议,将嵌入式处理器转化的数字信号以无线形式发送出去。
所述嵌入式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中控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用以控制分布式装置中各结构模块的作业状况。
所述中控装置包括:可移动支架、激光射器、微基站、处理器、第二电源模块。
所述微基站,用于接收分布式装置中无线通信模块发出的嵌入式处理器转化的数字信号,并以GPRS移动网络上传至远程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远程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中控装置中的各结构模块作业,或者直接控制中控装置中的各结构模块作业。
可移动支架内设置有转动装置,用以调整激光射器的发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康宏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康宏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0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轴多用途精密电解加工机床
- 下一篇:具有货物防摆机构的栏板式铝合金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