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智能机械臂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21544.4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1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范剑烽;牛晓伟;李云鹤;丁剑文;潘秋全;肖永烁;罗子聪;梁津铭;彭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8/0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 地址: | 526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智能 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移动式智能机械臂,包括车架、机械抓取装置、采集装置、探测装置、供电装置、主控驱动装置和中央处理器;车架包括底盘和车轮,车轮与底盘转动连接;探测装置与底盘固定连接;机械抓取装置设于底盘的顶部,且与底盘固定连接,机械抓取装置包括转动座、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机械爪和驱动装置;采集装置与底盘固定连接;主控驱动装置和供电装置均与底盘固定连接;探测装置、机械抓取装置、采集装置均与主控驱动装置电连接,主控装置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为可移动式的机械臂,提高了机械臂的运输范围,提高了通用性,可以自主定位导航,实现不同路线的规划传送;可辅助其他机器生产,提高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智能机械臂。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机械臂常用来夹取移动工件或是对其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传统的机械臂传送跨度小,在对工件加工时往往动作固定,且不能识别工件。比如在加工金属运输中,传统方法常用电容式传感器等获得是否有工件,然后执行动作,虽然也能够达到一定目的,但是无法应对多种情况。一旦出现需要改变传动路线或是人员进入(工作时人员勿进)等突发状况,往往需要人工介入、暂停生产甚至是需要重新布局方案,这对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提出了一定的空间要求,同时也增加了维护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机械臂收到一定的约束,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机械臂进行一定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移动式智能机械臂,旨在解决现有机械臂不够智能且运动跨度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移动式智能机械臂,包括车架、机械抓取装置、采集装置、探测装置、供电装置、主控驱动装置和中央处理器;
所述车架包括底盘和车轮,所述车轮包括四个,分别设于所述底盘的两侧,且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
所述探测装置设于所述底盘顶部的前端,且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所述机械抓取装置设于所述底盘的顶部,位于所述探测装置的后方,且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抓取装置包括转动座、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机械爪和驱动装置,所述转动座的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且转动座的下部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带动所述转动座转动,所述转动座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械爪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上设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和所述皮带均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采集装置设于所述底盘的顶部,且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采集装置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机械抓取装置的水平高度;
所述主控驱动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均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所述探测装置、所述机械抓取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均与所述主控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驱动装置内设有陀螺仪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上设有减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为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装置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高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为铝条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装置为激光雷达。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装置为深度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学院,未经肇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1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