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涵道动力系统和无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7358.3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5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健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迅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B64D27/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孔德丞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系统 无人 飞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涵道动力系统和无人飞行器。其中,该涵道动力系统包括筒体、电机以及风叶。其中,所述筒体的两端呈开口设置,且在所述筒体的内部还设有安装架;所述电机可拆地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电机包括相配合的本体和转轴;所述风叶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侧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优化涵道动力系统的结构,提升涵道动力系统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涵道动力系统和应用涵道动力系统的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涵道动力系统是飞行中的重要组件,涵道动力系统包括风筒、设于风筒内的电机和风叶。相关技术中,风叶通过风叶轴与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风叶高速运旋转产生的反作用的推力。由于风叶轴与电机输出轴之间为需要装配,无法消除两个部件之间的装配误差。在风叶的高速旋转下,由于装配误差的存在,容易造成产生震动,震动会降低推力产生的效率,影响涵道动力系统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涵道动力系统,旨在优化涵道动力系统的结构,提升涵道动力系统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涵道动力系统,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呈开口设置,且在所述筒体的内部还设有安装架;
电机,所述电机可拆地固定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电机包括相配合的本体和转轴;以及
风叶,所述风叶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有轴孔,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轴孔内;和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一体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侧面,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连接座的周向间隔均布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包括:
塑胶件,多个所述叶片一体连接于所述塑胶件的侧面;和
金属件,所述金属件嵌设于所述塑胶件内部,所述金属件设有所述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朝向所述电机的一端凹设有限位槽,所述转轴的侧壁面凸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台和所述限位槽配合形成止转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涵道动力系统还包括锥帽,所述锥帽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转轴的端部,且所述锥帽还与所述塑胶件的端部抵接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锥帽靠近帽檐的一端还凸设有定位筋,所述塑胶件背离所述电机的表面凹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筋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锥帽的外锥面设有定位标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包括:
金属轴,所述金属轴与所述本体连接;和
塑胶轴,所述金属轴与所述塑胶轴一体连接,所述风叶固定安装于所述塑胶轴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无人飞行器,所述无人飞行器包括所述涵道动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涵道动力系统包括筒体、电机以及风叶。其中,电机的本体固定于风筒内安装架上,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本体,风叶直接固定于转轴上,准轴转动以带动风叶转动。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由于风叶直接固定于转轴上,不需要通过风叶轴与转轴传动连接,减小了风叶与转轴之间的装配误差,提升了风叶与转轴之间的装配精度。因此,在电机驱动风叶高速转动时,也降低了风叶与转轴之间产生的震动,提升了电机和风叶产生推力的效率,提升了涵道动力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迅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迅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7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乌龙茶及红茶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液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