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状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16694.6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8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麦宗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视(上海)建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7/00;H02K7/116;H02K11/00;H02K11/30;E06B9/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未可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区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状电机,包含:外壳主体、动力模块、控制模块、传动模块、电池、下行限位模块与上行限位模块;控制模块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内部;动力模块设置在外壳主体上;外壳主体活动设置在传动模块的内部,传动模块与动力模块相连;下行限位模块与上行限位模块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内壁上下行限位模块、上行限位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电池设置在控制模块上;外壳主体的顶端设有电源接口。本实用新型无需人为控制也能实现管状电机的自动运行,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噪音低、能量损耗小、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设备,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其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状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状电机需要人为操控,体积大,动力传动环节多,传动模块缺少缓冲,存在结构复杂、噪音大、能量损耗大、使用寿命短、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状电机,包含:外壳主体、动力模块、控制模块、传动模块、电池、下行限位模块与上行限位模块;
控制模块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内部,控制模块与外壳主体的内壁相连;
动力模块设置在外壳主体上,动力模块位于外壳主体的一端,动力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外壳主体活动设置在传动模块的内部,外壳主体与传动模块的转动轴心相同,传动模块与动力模块相连,用于传递动力模块的转动角度;
下行限位模块与上行限位模块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内部,下行限位模块与上行限位模块分别在控制模块的两侧分列,下行限位模块与上行限位模块位于动力模块的一侧,外壳主体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孔,下行限位模块与上行限位模块通过限位孔与控制模块相连;
电池设置在控制模块上,电池位于外壳主体的内部,电池与上行限位模块位于控制模块的同一侧,电池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外壳主体的顶端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为控制模块提供电能。
进一步,动力模块包含:电动机、联轴器与软动力传动件;
电动机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内部,电动机位于外壳主体的一端,电动机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联轴器套设在电动机的传动轴上,联轴器位于外壳主体外部的一端;
软动力传动件设置在联轴器上,联轴器位于电动机与软动力传动件之间,软动力传动件与传动模块相连。
进一步,控制模块包含:信息接收器、控制芯片、控制端子与电路板;
电路板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内部,电路板分别与下行限位模块、上行限位模块并行排列,电路板位于下行限位模块与上行限位模块之间,电路板与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信息接收器设置在电路板上,信息接收器与下行限位模块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侧,信息接收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控制端子设置在电路板上,控制端子位于信息接收器与动力模块之间,控制端子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控制芯片设置在电路板上,控制芯片位于信息接收器与控制端子之间,控制芯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电池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池与上行限位模块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侧,电池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控制模块还包含: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设置在外部的设备上,用于发射无线信号,管状电机通过电源接口外接电源,控制模块与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进行信息传递,外壳主体上设有无线对码开关,无线对码开关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传动模块包含:传动基键、管套与管套尾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视(上海)建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麦视(上海)建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6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