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机器人稳定性、爬坡和防跌落性能测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06126.8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王蔚成;马正昊;郑凯宇;袁建军;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璀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7 | 代理人: | 王文颖 |
地址: | 20006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器人 稳定性 爬坡 跌落 性能 测试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稳定性、爬坡和防跌落性能测试平台,包括:底部框架,升降总成、上平面、斜坡面、尾板、角度指示盘、触摸屏、控制柜,所述底部框架上面通过升降总成连接上平面,上平面后端铰接斜坡面,且在铰接处侧面设置角度指示盘,斜坡面后端铰接尾板,构成机器人的测度平台;所述触摸屏、电控柜放置在测度平台附近,并且电控柜分别电连接升降总成和触摸屏。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后,移动机器人的性能测试将更高效、更准确、更智能、更美观。对检测机构而言,可以节省制作和存放试验装置所需的资源,简化试验过程的操作步骤;对于送检单位而言,除了知道性能满足要求与否,还可以掌握产品定性的性能指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稳定性、爬坡和防跌落性能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稳定性、爬坡和防跌落性能是移动机器人的三大重点指标,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施检测时,往往参照标准临时搭建一个简易的平台来测试机器人的性能,比如用木块拼装成斜坡或者台阶形式,或者临时用木条钉一个平台。这种方式,一方面低效、浪费宝贵的测试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大片的区域存放这些木块。此外,送检方除了被告知通过与否之外,无法得到产品定量的性能指标。目前,移动机器人产品日趋普及,而随之而来的检测认证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传统的试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检测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引入,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节省试验测试场地资源,同时可以输出定量的性能指标,提升测试认证的智能化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稳定性、爬坡和防跌落性能测试平台,为移动机器人的性能测试,提供一个更高效、更准确、更智能、更美观的试验平台;对检测机构而言,可以节省制作和存放试验装置所需的资源,简化试验过程的操作步骤;对于送检单位而言,除了知道性能满足要求与否,还可以掌握产品定性的性能指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机器人稳定性、爬坡和防跌落性能测试平台,包括:底部框架、升降总成、上平面、斜坡面、尾板、角度指示盘、触摸屏、控制柜,所述底部框架上面通过升降总成连接上平面,上平面后端铰接斜坡面,且在铰接处侧面设置角度指示盘,斜坡面后端铰接尾板,构成机器人的测度平台;所述触摸屏、电控柜放置在测度平台附近,并且电控柜分别电连接升降总成和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的底部框架由矩形钢和槽钢焊接而成,所述矩形钢上设有铰链孔和螺钉过孔,底部框架通过铰链轴与升降总成相连,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槽钢点焊于矩形钢上,为升降总成的导向轮提供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的上平面,包括:矩形钢框架A、平板A、重载合页,所述平板A安装在矩形钢框架A上,与移动机器人轮子直接接触;矩形钢框架A内侧上焊接槽钢,为升降总成的导向轮提供导向槽;所述重载合页连接上平面与斜坡面,便于两个平面之间互相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总成,包括:连杆、导向轮A、导向轮轴A和电动推杆,一侧连杆的底端通过铰链轴与底部框架连接,另一侧连杆底端通过导向轮轴A与导向轮A连接,且导向轮A可以在底部框架的槽钢内滑动,且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升降总成的一侧连杆的顶端通过铰链轴与上平面连接,另一侧连杆顶端通过导向轮轴A与导向轮A连接,且导向轮A可以在上平面的槽钢内滑动;整个升降总成呈“剪刀叉”形式,连接底部框架和上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斜坡面,包括:矩形钢框架B、平板B、导向轮B、导向轮轴B、中载合页,所述平板B安装于矩形钢框架B上,与移动机器人轮子直接接触;所述导向轮B通过导向轮轴B与斜坡面的矩形框架B连接,同时导向轮B可在底部框架的槽钢内前后滑动;所述中载合页连接尾板与斜坡面。
优选的,所述的尾板,包括:轻质踏板、小滚轮、小滚轮轴。轻质踏板的一端通过中载合页与斜坡面连接,另一端通过小滚轮轴与小滚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触摸屏,用于人机交互、显示测试平台的运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设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6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室内积水型高压柜
- 下一篇:超声波焊头和具有其的超声波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