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杆与轴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9344.5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8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众力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63 | 分类号: | F16C35/063;F16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连接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轴杆与轴承的连接结构,其包括轴杆和套设在轴杆端部的轴承,轴杆的端部周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径向滑移的抵紧件,轴杆的端面上沿着轴杆轴线方向上设置有沉槽,沉槽内卡接有带动抵紧件径向滑移的驱动件,抵紧件远离轴杆轴线的一端与轴承内圈的内壁抵接,抵紧件靠近轴杆的另一端与驱动件的周侧表面抵接。本申请具有提高轴承与轴杆之间配合紧密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轴类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杆与轴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轴杆是一种支撑转动零件并与转动零件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者弯矩的一种机械零件。
一般来说,轴杆的端部会套设相应的轴承,轴承通过过盈配合卡接在轴杆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轴承安装在轴杆上后,存在轴杆与轴承内圈之间打滑的情况,此外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的碰撞和挪移,也对轴杆与轴承内圈之间的配合紧密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轴承与轴杆之间的配合紧密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轴杆与轴承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轴杆与轴承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轴杆与轴承的连接结构,包括轴杆和套设在轴杆端部的轴承,所述轴杆的端部周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径向滑移的抵紧件,所述轴杆的端面上沿着轴杆轴线方向上设置有沉槽,所述沉槽内卡接有带动抵紧件径向滑移的驱动件,所述抵紧件远离轴杆轴线的一端与轴承内圈的内壁抵接,所述抵紧件靠近轴杆的另一端与驱动件的周侧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轴承套设在轴杆上时,驱动件卡入沉槽里,并带动抵紧件朝轴杆周侧的方向移动,使得抵紧件的的一端与轴承内圈的内壁抵紧,从而提高了轴承与轴杆之间的配合紧密度。
优选的,所述抵紧件靠近轴杆周侧的一端呈圆弧状,该圆弧状与轴承的内圈相互贴合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块靠近轴杆周侧的一端呈圆弧状,使得抵紧件可以和轴承内圈具有更大的接触抵紧面积,使得抵紧件可以更好的抵紧轴承。
优选的,所述抵紧件包括抵紧块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抵紧块一体连接,所述安装槽包括与抵紧槽和设置在抵紧槽底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沉槽贯通,所述抵紧块位于抵紧槽上,所述导向块插接在贯通孔内,所述导向块靠近轴杆轴线的一端与驱动件的周侧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靠近轴杆轴线的一端与驱动件的周侧表面抵接,导向块可以在贯通孔内沿着轴杆径向方向滑移,实现抵紧件在安装槽内的滑移。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的靠近轴杆轴线的端面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从沉槽开口至沉槽底部方向上朝逐渐靠近轴杆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沉槽的竖直横截面朝靠近沉槽底部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驱动件的竖直横截面朝靠近沉槽底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件滑入沉槽内时,驱动件与导向块接触时有一个导向作用,当驱动件在沉槽以及导向块之间越卡越紧时,驱动件的侧壁可以沿着导向块的倾斜面滑移,进而带动导向块沿轴杆径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的径向横截面呈矩形状,所述驱动件与导向块的接触位置为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件与导向块的接触面设置为平面,使得驱动件与导向块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驱动件在卡紧和支撑导向块时更加平稳。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设置为插销,所述插销插入沉槽的一端顶部设置为半球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的一端设置成半球状,使得插销在插入沉槽时,插销的顶部不会与导向块的下端发生较大干涉,进而保证插销可以快速进入沉槽内。
优选的,所述插销靠近沉槽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穿孔,所述插销设有穿孔的一端位于凹槽的开口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众力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众力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9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称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微小标本的病理玻璃载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