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向舵零件专用拆卸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0137.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举;张文星;李杨;康佳豪;黄彦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71007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舵 零件 专用 拆卸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向舵零件专用拆卸工装,包括撑杆、手柄、套筒、卡套,卡套的后端装配在手柄内,套筒套装于卡套上,撑杆从手柄后端插入,其前端伸入到卡套内;所述卡套前端为多个卡爪构成的弹性爪状结构,每个卡爪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卡柱;卡爪内侧设置有第一配合斜面,用于和所述撑杆的前端配合使所述爪状结构打开;爪状结构外侧后段设置有第二配合斜面,用于和套筒配合使所述爪状结构闭合。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优点,同时相比于其他通用工装,能够避免与零件的干涉,更加满足零件的拆卸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方向舵零件专用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航空零部件因设计的紧凑性,工装预留的操作空间较小,例如在某方向舵零件的拆卸过程中,需要将薄壁套筒零件从孔内拆出,由于孔与套筒零件过盈配合,且套筒内腔体空间较小且含有轴部件,易与传统拆卸工装产生干涉,无法满足拆卸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向舵零件专用拆卸工装,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内将薄壁套筒零件从孔内拆出,提高拆卸的便捷与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向舵零件专用拆卸工装,包括撑杆、手柄、套筒、卡套,卡套的后端装配在手柄内,套筒套装于卡套上,撑杆从手柄后端插入,其前端伸入到卡套内;
所述卡套前端为多个卡爪构成的弹性爪状结构,每个卡爪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卡柱;卡爪内侧设置有第一配合斜面,用于和所述撑杆的前端配合使所述爪状结构打开;爪状结构外侧后段设置有第二配合斜面,用于和套筒配合使所述爪状结构闭合。
进一步地,在撑杆中后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撑杆与手柄通过第一外螺纹装配;手柄和套筒均为空心圆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斜面形成于每个卡爪的内侧,所有卡爪上的第一配合斜面共同围成一个前小后大的锥形腔;所述第二配合斜面为形成于卡套外壁上的一圈锥形台,锥形台前大而后小。
进一步地,卡套的后端加工有第二外螺纹,用于和手柄内部的内螺纹配合;卡套的中部加工有第三外螺纹,用于和套筒配合;在爪状结构前端内加工有圆柱形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撑杆为圆柱形结构且其前端部加工为锥台,撑杆前端插入到卡套的爪状结构的内部,与第一配合斜面配合。
进一步地,套筒装配在第三外螺纹上,套筒前端内壁上加工为圆锥面,通过套筒前端的圆锥面与第二配合斜面的配合,来控制空腔空间的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优点,同时相比于其他通用工装,能够避免与零件的干涉,更加满足零件的拆卸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薄壁套筒零件未拆卸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撑杆,2手柄,3套筒,4卡套,4a爪状结构,4b卡爪,4c第一配合斜面,5第一外螺纹,6第二外螺纹,7第三外螺纹,8第二配合斜面,9锥台,10卡柱,1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0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