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OAT模式的可折叠双旋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6596.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源;王会良;张志文;夏维华;晋猛;吴仟;徐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1/06;B64C1/3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海龙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at 模式 可折叠 双旋翼 无人机 | ||
1.一种基于OAT模式的可折叠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7)和设置在机架(7)前端两侧的机臂(9);
所述机臂(9)与机架(7)转动连接,其中,机臂(9)旋转至与机架(7)平行形成折叠状态,机臂(9)旋转至与机架(7)夹角呈锐角形成展开状态,机臂(9)上设有用于在展开状态下锁紧机臂(9)的锁紧组件;
所述机臂(9)远离所述机架(7)的端部设有飞行机构,所述飞行机构包括旋翼(1)和驱动所述旋翼(1)转动的倾转组件,所述倾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臂(9)上的舵机(11)和与所述舵机(11)连接的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所述旋翼(1)固定连接,机臂(9)内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转速的电调(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AT模式的可折叠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夹板(701)和下夹板(702),所述下夹板(702)底部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脚架(4),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后脚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OAT模式的可折叠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702)底部设有电池(6),所述下夹板(702)顶部设有图传模块(13)、飞控板(19)和接收机(21),所述图传模块(13)竖直设置且上端穿过上夹板(701)伸出,图传模块(13)伸出的端部设有蘑菇头天线(14),所述上夹板(701)底部前端设有摄像头(5),底部后端设有分电板(20),所述电池(6)与分电板(20)电性连接,所述分电板(20)分别与飞控板(19)、电调(17)、舵机(11)、图传模块(13)、摄像头(5)和接收机(21)电性连接,飞控板(19)与舵机(11)电性连接,电调(17)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OAT模式的可折叠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9)端部位于上夹板(701)和下夹板(702)之间,上夹板(701)、机臂(9)和下夹板(702)通过第一螺钉(3)固定,机臂(9)能够以第一螺钉(3)为轴转动,所述下夹板(702)顶部和上夹板(701)底部分别相对设有紧固座(18),两个所述紧固座(18)对合形成一侧开口的紧固套管,当机臂(9)展开时,机臂(9)端部置于紧固套管内部,所述紧固套管外壁设有外螺纹,紧固套管的外螺纹设有锥度,所述锁紧组件为管箍(8),所述管箍(8)滑动套设在机臂(9)外壁上,所述管箍(8)内设置有内螺纹,管箍(8)的内螺纹与紧固套管的外螺纹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OAT模式的可折叠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座(18)的内面包括折叠曲面(1801)、过盈曲面(1802)和展开曲面(1803),折叠状态下,机臂(9)位于展开曲面(1803)且与展开曲面(1803)过渡配合,展开状态下,机臂(9)位于折叠曲面(1801)且与折叠曲面(1801)过渡配合,所述过盈曲面(1802)为突起曲面,过盈曲面(1802)的高度高于折叠曲面(1801)和展开曲面(1803),拨动机臂(9)能够经过盈曲面(1802)实现折叠与展开之间往返,过盈曲面(1802)用于限制机臂(9)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OAT模式的可折叠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9)远离机架(7)的端部设有固定架(10),所述舵机(11)设置在固定架(10)上,舵机(11)上设有舵盘(16),所述舵盘(16)上设有电机座(12),舵机(11)能够带动电机座(12)旋转,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电机座(12)上,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且端部与旋翼(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OAT模式的可折叠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702)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磁铁A,所述固定架(10)上设有与磁铁A磁极相反的磁铁B,机臂(9)旋转至折叠状态,磁铁A与磁铁B相互吸引,用于将固定架(10)吸附在下夹板(70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65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