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80660.9 | 申请日: | 202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5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亮;张正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2 | 分类号: | C02F1/02;C02F1/4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周银银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设备,包括具有内腔的箱体,该箱体的内腔沿宽度方向分隔为相对独立的油水分离仓、集油仓,所述集油仓与油水分离仓相连通供废水和浮油流通,所述油水分离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油水分离仓的浮油进入集油仓中的排油口,所述集油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集油仓内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油水分离仓相连通而供废水流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伸出集油仓侧壁外与加热件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根据油水分离仓液位从而控制加热件工作与否。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能够对油废水进行均匀加热且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餐饮行业迅速发展,其排放的废水量越来越大。由于该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动植物油,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水污染源,餐饮业含油废水的治理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减轻城市污水处理站的负担,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餐饮业含油废水中含油量很高,而油很形成油块,堵塞出油口,影响油水分离效率,因此,在现有的油水分离设备中设置加热装置提高出油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CN2099743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餐饮用油水分离装置》(申请号:CN201920634668.X、申请公开号为CN11252087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便于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设备》(申请号:CN202011391186.X)等均披露了不同的餐饮污水处理结构,虽然其均配备了具有加热装置的油水分离设备,但该加热装置均采用加热丝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加热,而较大的油水分离设备的长度在3-5米,常规加热丝的长度相对较短,难以实现对油废水均匀加热,而且当设备内油废水中液位过低时干烧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的油水分离设备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油废水进行加热且受热均匀、安全性高的油水分离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水分离设备,包括具有内腔的箱体,该箱体的内腔沿宽度方向分隔为相对独立的油水分离仓、集油仓,所述集油仓与油水分离仓相连通供废水和浮油流通,所述油水分离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油水分离仓的浮油进入集油仓中的排油口,所述集油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集油仓内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油水分离仓相连通而供废水流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设有将导热管内废水加热的加热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根据油水分离仓液位从而控制加热件工作与否。
为降低油水分离设备中排出废水的含油量,作为优选,所述油水分离仓沿长度方向分隔为相对独立的第一油水分离仓、第二油水分离仓,所述第一油水分离仓与第二油水分离仓相连通而用于将第一油水分离仓内废水排入到第二油水分离仓内,所述第一油水分离仓、第二油水分离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浮油进入集油仓中的排油口;所述导热管与第二油水分离仓相连通而供废水流入,所述液位开关根据第二油水分离仓液位从而控制加热件工作与否。第一油水分离仓内的废水流入第二油水分离仓内再次进行油水分离,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第二油水分离仓与导热管连通,导热管内废水的含油量低,降低油膜在导热管内的粘附。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集油仓内的回水箱,所述回水箱与油水分离仓相连通而供废水回流,所述液位开关设置在回水箱内。回水箱进一步对第二油水分离仓内的油水进行了分离,导热管内废水的含油量低,降低油膜在导热管内的粘附。
为利于导热管内气体排出,作为优选,所述回水箱上设置有排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检测集油仓内浮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开关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结果控制加热件工作与否。当集油仓内浮油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加热件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加热件开始加热,确保集油仓内浮油不凝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06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色拖鞋
- 下一篇:高速轴扭矩检测系统及风力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