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5886.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治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刘桢 |
地址: | 441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架结构,涉及汽车零部件,包括横梁和相对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纵梁,所述纵梁包括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处的两纵梁间距为L1,所述第二安装段处的两纵梁间距为L2,其中L1>L2;通过将纵梁进行分段设计(即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并保证第一安装段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和第二安装段之前的间隔距离不相同,使得第一安装段之间形成的安装间隔能够便于大机体的切换,同时第二安装段之间的间隔能够便于传统汽车零部件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为一种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车架是支撑全车的基础,承受着在其上所安装的各个总成的各种载荷,目前车架的组成一般包括有横梁和纵梁,但是随着汽车向国六标准的改进,对于车架大机体切换的适用性和车架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如何满足车架大机体切换,能够稳定的提升车架的稳定性,这些问题均成为目前的研发工程师需要攻克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满足国六标准大机体切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从而达到增强车架适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车架结构,包括横梁和相对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纵梁,所述纵梁包括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处的两纵梁间距为L1,所述第二安装段处的两纵梁间距为L2,其中L1>L2。
进一步的,所述L1=940mm,所述L2=860mm。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平滑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结构还包括发动机保护梁,所述发动机保护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的所述第一安装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保护梁包括与两个所述纵梁固定的第一支座和与两个所述第一支座固定的支梁。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支座均包括支板和两个耳板;所述支板与所述纵梁外侧固定,两个所述耳板与所述支板间隔固定从而形成安装所述支梁的固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支板呈Z型折弯结构,所述耳板具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过渡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纵梁的内侧方向且与所述耳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通过横梁支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之间,每个所述横梁支座上设有向外突出的牵引部。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段之间的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通过铆接工艺实现。
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纵梁进行分段设计(即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并保证第一安装段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和第二安装段之前的间隔距离不相同,使得第一安装段之间形成的安装间隔能够便于大机体的切换,同时第二安装段之间的间隔能够便于传统汽车零部件的安装;通过以上设置,仅仅需要更改第一安装段的外形结构,而不用对纵梁的其余位置进行更换,实现了传统标准向着国六标准的过渡设计,提高了车架的适用性。
2.通过对发动机保护梁和横梁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设计,以保证车架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规范要求,对于提高车架的钢性强度和车架的稳定性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车架结构的平面结构图。
图2为车架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5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包装辅助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便携式气动穿戴省力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