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输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1063.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渊;谢甜甜;赵静;苏国晖;冯晓雯;陈倚敏;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39/02;B64C1/14;B64C1/2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后端设置有机尾,机身前端设置有机头,机身内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储物仓;旋翼模组,旋翼模组包括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可倾转旋翼和设置在机尾上的水平旋翼;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机身内并且与旋翼模组相连;舱门,舱门位于储物仓的开口处,舱门上设置有动力装置;传感器模组,传感器模组设置在机头上;无线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将货物放在储物仓内可以避免货物受损。无人机通过传感器模组不仅可以识别收货人的身份,避免冒领,还通过传感器模组识别收货人的手势动作做出相应的互动反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运输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随着无人机小型化的发展和性能的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开始试点采用无人机进行配送以提高运输的时效性。
然而现有的无人机的运货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目前无人机的配送方式都是在无人机的底部吊装或固定一件货物进行运输,这种方式运输过程中货物是裸露在外面的,会因为风吹雨淋使货物受到损坏。2、此外现有的运输无人机都是根据预设指令飞行到指定地点再将货物放下,在这个过程中只能收到送货方(物流配送相关人员)的远程控制指令,而现场接受货物的收货人缺乏与无人机互动的方式。3、运输无人机到达送货地点后无法判断当前所在位置的人员是否为实际取货人,存在货物被冒领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输无人机,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货物裸露在外,并且可以解决无法与收货人互动以及无法识别收货人身份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运输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后端设置有机尾,所述机身前端设置有机头,所述机身内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储物仓;旋翼模组,所述旋翼模组包括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可倾转旋翼和设置在机尾上的水平旋翼;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机身内并且与所述旋翼模组相连以用于提供驱动力;舱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储物仓的开口处,所述舱门上设置有动力装置以用于控制舱门的开闭;传感器模组,所述传感器模组设置在机头上以用于识别收货人的身份和手势命令;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远程终端通讯;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模组、无线通信模块、驱动装置和动力装置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运输无人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在机身内开设有储物仓,将货物放置在储物仓内并且闭合舱门使货物与外界隔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风吹雨淋的影响,可以避免货物受损。在机头前端设置有传感器模组,主控模块通过传感器模组不仅可以识别收货人的身份,避免冒领,还通过传感器模组识别收货人的手势动作做出相应的互动反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平旋翼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机尾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水平旋翼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可倾转旋翼的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伸缩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头的前端开设有传感器安装槽,所述传感器模组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内,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外设置有挡风玻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动作捕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摄像头,动作捕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摄像头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内还设置有投影装置以用于将显示信息投影到挡风玻璃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采用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机身或机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1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