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小灯壳体翻转扣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8524.5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兰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睿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B25B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蔡冬彦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翠云街道***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饰小灯 壳体 翻转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小灯壳体翻转扣合机构,包括沿周向设置在装配工序转台上的装配定位工装、设置在装配工序转台下方的外盖翻折装置以及设置在相邻装配定位工装上方的压紧扣合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汽车内饰小灯壳体翻转扣合机构,多功能压头由于能够在三维驱动组件带动下在三维空间移动,从而多功能压头不仅能够在外盖顶杆将壳体外盖顶出装配定位工装时,辅助压紧壳体外盖,避免壳体外盖随壳体外盖一同脱出装配定位工装,保证了自动化装配的可靠性,还能够用于转动壳体外盖和将壳体外盖扣合在壳体主体上的工序,功能强大,不但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投入成本,而且更易于配合,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小灯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小灯壳体翻转扣合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小灯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先将带有LED光源的PCB电路板安装到内饰小灯壳体的壳体主体中,再将内饰小灯壳体的壳体外盖扣合在壳体主体上,完成汽车内饰小灯装配。
目前,上述整个过程大多数工厂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不仅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装配效率低下。因此,部分工厂开始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装配效率。但是,现有的自动化设备由于结构设计的问题,在将壳体外盖顶出装配定位工装时,容易将壳体主体带出装配定位工装,导致后续无法将壳体外盖扣合到壳体主体中。
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小灯壳体翻转扣合机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内饰小灯壳体翻转扣合机构,其要点在于,包括沿周向设置在装配工序转台上的装配定位工装、设置在装配工序转台下方的外盖翻折装置以及设置在相邻装配定位工装上方的压紧扣合装置,所述装配定位工装上具有壳体主体定位槽以及与壳体主体定位槽相邻的壳体外盖定位槽,所述壳体外盖定位槽的槽底开设有向下贯穿的顶杆上部过孔,所述装配工序转台上开设有与顶杆上部过孔连通的顶杆下部过孔,所述外盖翻折装置包括向上延伸的外盖顶杆以及用于带动外盖顶杆升降的顶杆驱动设备,所述外盖顶杆位于顶杆下部过孔的正下方,所述压紧扣合装置包括位于装配定位工装上方的多功能压头以及用于带动多功能压头的三维驱动组件;
当多功能压头压紧壳体外盖定位槽中的壳体主体时,外盖顶杆能够在顶杆驱动设备带动下向上依次穿过顶杆下部过孔和顶杆上部过孔,以将壳体外盖顶出壳体外盖定位槽,使多功能压头能够带动壳体外盖转动,将壳体外盖与壳体主体扣合。
采用以上结构,多功能压头由于能够在三维驱动组件带动下在三维空间移动,从而多功能压头不仅能够在外盖顶杆将壳体外盖顶出装配定位工装时,辅助压紧壳体外盖,避免壳体外盖随壳体外盖一同脱出装配定位工装,保证了自动化装配的可靠性,还能够用于转动壳体外盖和将壳体外盖扣合在壳体主体上的工序,功能强大,不但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投入成本,而且更易于配合,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多功能压头包括横向延伸的安装块以及自横向延伸的安装块的中间位置向下延伸的作用凸台,所述作用凸台的下端面为用于压紧壳体主体和用于将壳体外盖扣合在壳体主体中的压紧作用面,该作用凸台靠近壳体主体定位槽的一侧壁为用于带动壳体外盖向压紧壳体主体转动的转动作用面。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压紧作用面,能够提升压紧壳体主体和扣合壳体外盖的可靠性,通过设置转动作用面,能够提升带动壳体外盖向压紧壳体主体转动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睿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睿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8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撞性研究用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户外复合式太阳能标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