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的独立悬挂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7241.2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畅行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黄晓玲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独立 悬挂 减震 结构 | ||
一种滑板车的独立悬挂减震结构,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悬臂组、第二悬臂组、第一避震器、第二避震器与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于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之间,第一悬臂组两端转动于第一车轮与固定组件上,第二悬臂组两端转动于第二车轮与固定组件上,第一避震器设置于固定组件与第一悬臂组之间,第二避震器设置于固定组件与第二悬臂组之间。固定组件与第一车轮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悬臂组、与第二车轮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二悬臂组,即形成独立悬挂系统,固定组件所受车体的作用力分散于第一悬臂组与第二悬臂组上,第一避震器、第二避震器起到支撑与缓冲作用,减少车体的晃动程度,提高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板车的独立悬挂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代步工具,具有环保、小巧灵活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因而滑板车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普及程度也逐渐提高。传统滑板车的车体与车轮之间大多通过一体式的固定轴进行连接,减震效果低,用户在骑行滑板车时遇到颠簸的路面会导致车体晃动幅度较大,容易造成用户磕碰的情况,同时车轮所受的作用力大,容易降低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独权所能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滑板车的独立悬挂减震结构。
一种滑板车的独立悬挂减震结构,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悬臂组、第二悬臂组、第一避震器、第二避震器与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二车轮之间,所述第一悬臂组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轮的一侧,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悬臂组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车轮的一侧,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避震器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悬臂组之间,所述第二避震器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悬臂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固定座的底部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支柱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柱连接,所述第一悬臂组与所述第二悬臂组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柱与所述第二支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轴与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第一悬臂组分别与所述第一避震器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与所述第二悬臂组分别与所述第二避震器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臂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三支撑轴,所述第一避震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第一避震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悬臂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四支撑轴,所述第二避震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且所述第二避震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避震器包括第一轴套、第一弹簧与第一轴芯,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轴芯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套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摄于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一轴芯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避震器包括第二轴套、第二弹簧与第二轴芯,所述第二轴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二轴芯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轴套中,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摄于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二轴芯外。
上述一种滑板车的独立悬挂减震结构,通过在固定组件与第一车轮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悬臂组以及在固定组件与第二车轮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二悬臂组,使车体不直接与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直接连接,形成独立悬挂系统,当车体的重量作用于固定组件上时,固定组件所受作用力分散于第一悬臂组与第二悬臂组上,第一悬臂组与第二悬臂组往下有一定程度的移动,由于第一避震器安装于固定组件与第一悬臂组之间,第二避震器安装于固定组件与第二悬臂组之间,使得第一避震器对第一悬臂组具有一定的支撑与缓冲作用,第二避震器对第二悬臂组具有一定的支撑与缓冲作用,从而减少车体的晃动程度,进而减少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所受作用力,提高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畅行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畅行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7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硼硅玻璃制备用铂金通道系统
- 下一篇:避免气流直吹焊缝的法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