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4132.7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7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何稻峰;周燕;黄君辉;温双金;张中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立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0 | 分类号: | B65H54/40;B65H54/28 |
代理公司: | 中山驰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6 | 代理人: | 凌信景;胡犇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炸篮用 自动 设备 | ||
1.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输送铁线(120)的铁线输送装置(2),所述机架(1)上设有能装夹炸篮(100)的框架(110)并能将铁线(120)缠绕于所述框架(110)上的绕制机构(3),所述机架(1)上设有能驱使绕制机构(3)相对机架(1)转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机架(1)上位于绕制机构(3)与铁线输送装置(2)之间设有当绕制机构(3)将所述铁线(120)缠绕于所述框架(110)过程中能使得铁线(120)沿框架(110)逐层缠绕的排线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装置(5)包括设在机架(1)上并能相对机架(1)横向移动的排线座(51),所述铁线(120)穿设在排线座(51)上并在跟随排线座(51)移动,所述机架(1)与排线座(51)之间设有能驱使排线座(51)相对机架(1)横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上并能相对机架(1)转动的丝杆(52),所述丝杆(52)与排线座(51)连接,并且在所述丝杆(52)转动时能带动排线座(51)横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上并能相对机架(1)转动的丝杆(52),所述丝杆(52)与绕制机构(3)同步转动连接且与排线座(51)连接,并且在所述丝杆(52)转动时能带动排线座(51)横向移动;所述机架(1)与排线座(51)之间设有能驱使排线座(51)与丝杆(52)分离的分离机构(510),所述机架(1)与排线座(51)之间设有在分离机构(510)驱使排线座(51)与丝杆(52)分离后能驱使排线座(51)复位的复位结构(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横向连接杆(11),所述排线座(51)转动的套设于横向连接杆(11)上并能沿横向连接杆(11)移动;所述分离机构(510)包括设在排线座(51)上的开口槽(511),所述开口槽(511)内设有与丝杆(52)啮合传动的螺纹,所述分离机构(510)还包括能驱使开口槽(511)的螺纹与丝杆(52)分离的分离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与排线座(51)之间设有导向结构(5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在排线座(51)复位时能确保排线座(51)处于设定位置的限位结构(5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制机构(3)包括设在机架(1)上并与驱动装置(4)传动连接的转动盘(31),所述转动盘(31)上设有能跟随转动盘(31)转动并用于装夹炸篮(100)的框架(110)的装夹组件(32),所述转动盘(31)转动时,所述铁线(120)沿框架(110)周侧圆周逐层缠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组件(32)包括至少两根能发生相对移动的装夹杆(321),所述装夹杆(321)与转动盘(31)之间设有能驱使装夹杆(321)相对转动盘(31)移动的驱动结构(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杆(321)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装夹杆(321)间隔设在转动盘(31)上;所述驱动结构(33)包括能驱使同一轴线上的两装夹杆(321)发生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组件(331),所述横向移动组件(331)与装夹杆(321)之间设有能驱使同一轴线上的两装夹杆(321)发生竖向移动的竖向移动组件(3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立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立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41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