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空泡效应的船体减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8286.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珊;刘代庆;祁海涛;杨瑞玲;李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珊珊 |
主分类号: | B63B1/38 | 分类号: | B63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空泡 效应 船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空泡效应的船体减阻装置,船体的下端装设开设有导气槽,导气槽中装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导气槽密封连接。导气槽内滑动设置有横移板,横移板的外侧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磁铁组,第二磁铁组的相邻磁铁之间极性相反;升降板的内侧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铁组,第一磁铁组的相邻磁铁之间极性相反;第一磁铁组和第二磁铁组相对设置。横移板的内侧装设有螺纹座,螺纹座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船体上设置有驱动螺纹杆转动的电机。导气槽的两侧装设有气道,气道与气源连通。其导气槽可以打开或关闭,从而具有空泡航行和普通航行两种航行模式,并可在两种航行模式之间进行便捷快速可靠的切换,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航行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空泡效应的船体减阻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船漂浮在水中,船行驶的速度取决于克服水的摩擦阻力后的动能,在船动力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摩擦阻力越小速度越快。而通常认为水的摩擦阻力是不可控制的。
空泡技术属于一种新技术,它解决了船体航行时与水摩擦力大,损耗舰船功率的问题。应用空泡技术可提高舰船机械功力的利用效率。这种技术首先应用在国外海军的鱼雷上,它可使其航程和航速得到较大的提高,鱼雷的威力也随之增加。目前,空泡技术的应用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大型船舶对空泡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受到关注。
但现有针对于船舶的空泡技术,大都是在船体的底部开设用于容纳气体的槽,槽是固定的,无法进行打开关闭操作,当槽内没有气体时,槽直接和水接触,反而会影响船舶的航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空泡效应的船体减阻装置,其导气槽可以打开或关闭,从而具有空泡航行和普通航行两种航行模式,并可在两种航行模式之间进行便捷快速可靠的切换,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航行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空泡效应的船体减阻装置,船体的下端装设开设有导气槽,导气槽中装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导气槽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导气槽内滑动设置有横移板,横移板的外侧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磁铁组,第二磁铁组的相邻磁铁之间极性相反;升降板的内侧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铁组,第一磁铁组的相邻磁铁之间极性相反;第一磁铁组和第二磁铁组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横移板的内侧装设有螺纹座,螺纹座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船体上设置有驱动螺纹杆转动的电机。
进一步的,导气槽的两侧装设有气道,气道与气源连通。
进一步的,导气槽沿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升降板与导气槽接触的侧面嵌装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升降板移动至最外端时,升降板的外侧面与船体的底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升降板移动至最外端时,升降板与导气槽接触的侧面将气道的出气口封堵。
进一步的,升降板移动至最内端时,升降板与导气槽接触的侧面将气道的出气口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横移板的横移能够驱动升降板在导气槽中进行升降,从而可以使导气槽打开或关闭,导气槽打开时,其内可以通过气道通入气体,从而使船体空泡航行;导气槽关闭时,则船体和普通船体一样。因此,本技术方案具有空泡航行和普通航行两种航行模式,并可在两种航行模式之间进行便捷快速可靠的切换,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航行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珊珊,未经王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8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启针盖饮料瓶
- 下一篇: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外圆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