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巡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6394.9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丁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0L53/14;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欣欣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巡田系统,该系统包括:无人机、巡田负载、停靠站点、供电设备;无人机与停靠站点通信连接;无人机用于搭载巡田负载,并用于执行巡田任务,通过巡田负载获取巡田任务对应的农田巡视记录数据;供电设备设置于停靠站点,用于在无人机停驻在停靠站点时,对无人机充电。这样,以无人机代替人对田间进行巡视,得到农田巡视记录数据,将停靠站点部署在田间,在需要充电时停驻在停靠站点,自动对无人机自动充电,整个过程实现无人机巡田及自动充电,增大无人机工作范围,同时减少农田巡视中的人工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巡田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中,需要及时巡田获取作物的出苗率、缺苗区域、长势、是否具有病虫害等情况。目前为完成巡田,需要人走到田间观察,收集田间实时情况。然后人工根据经验做出分析和判断,得出作物的出苗率、缺苗区域、是否有病虫害等具体情况。依靠人力获取农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为人工操作会在时间和空间上造成遗漏,不能获取全面有效的信息,同时也需要很大的人力成本投入。此外,会因为人的经验不足造成判断失误,引起后期管理作业偏离正确方向。
近年来,利用无人机来进行田间作业管理也逐渐兴起。无人机取代人工观测农作物,弥补了时间和空间的不足,也一定程度避免的判断失误。但目前无人机巡田方案大多需要人工遥控无人机进行检测操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无法实现系统的全自动化操作,并且由于无人机续航时间的限制,其工作范围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巡田系统,实现巡田任务全自动化操作,拓展巡田工作范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巡田系统,包括:无人机、巡田负载、停靠站点、供电设备;
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停靠站点通信连接;
所述无人机用于搭载所述巡田负载,并用于执行巡田任务,通过所述巡田负载获取所述巡田任务对应的农田巡视记录数据;
所述供电设备设置于所述停靠站点,用于在所述无人机停驻在所述停靠站点时,对所述无人机充电。
可选的,所述无人巡田系统还包括气象站;
所述气象站用于分别与所述无人机、所述停靠站点通信连接;
所述无人机或所述停靠站点用于从所述气象站接收气象数据,在所述气象数据满足所述巡田任务的执行条件时,才执行所述巡田任务;
所述供电设备,还用于对所述气象站供电。
可选的,所述无人巡田系统还包括:
云控终端,用于分别与所述无人机和/或所述气象站通信连接,向所述无人机发送所述巡田任务,从所述无人机接收所述农田巡视记录数据,和/或从所述停靠站点获取停靠站点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无人巡田系统还包括:气象站,
所述云控终端,还用于所述气象站通信连接,从所述气象站接收气象数据,向所述无人机发送所述气象数据。
可选的,所述停靠站点配置有多种类型的巡田负载,用于为所述无人机装载或更换所述巡田负载。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包括负载接口,所述负载接口,用于插接所述巡田负载。
可选的,所述巡田负载包括:雷达设备和/或拍摄设备。
可选的,所述雷达设备包括激光雷达;
所述拍摄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红外相机、多光谱相机和RGB相机。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还用于在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触发返航指令,返航至所述停靠站点,向所述停靠站点发送充电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6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风式晾衣机
- 下一篇:一种存储柜多功能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