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的紧固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47589.7 | 申请日: | 2021-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4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曾录青;梁小红;谭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 高压线 紧固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的紧固器件,包括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与下固定座的一端相衔接,且上固定座可旋转至与下固定座相合并固定在一起,所述下固定座的第一固定通槽与上固定座的第三固定通槽相对应合并在一起形成第一固定通孔,所述下固定座的第二固定通槽与上固定座的第四固定通槽相对应合并在一起形成第二固定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线束松动脱落,提高车辆运营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的紧固器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配套控制线束,可分为低压(DC24V以下)控制线束和高压(DC300-700V之间)控制线束,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高压控制线束大部分采用传统的R形线夹进行安装固定。因传统R形线夹采用内部为1~ 2mm左右的金属片、外部再加一层1~2mm左右的橡胶制作合成,其机械强度、耐候性和护腐蚀性差,外部橡胶易老化,绝缘性能和耐高压击穿等级差。因此,采用此类R形线夹紧固动力电池的高压控制线束,在车辆长期运营中极容易导致动力电池高压控制线束外表皮破损,从而引起高压线束出现短路、绝缘性能失效、高压漏电等故障,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线束松动脱落、提高车辆运营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的紧固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的紧固器件,包括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的顶部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第一固定通槽和一个第二固定通槽,第一固定通槽与第二固定通槽以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平行于下固定座的两端,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第三固定通槽和一个第四固定通槽,所述第三固定通槽的数量与第一固定通槽的数量相同,第三固定通槽与第四固定通槽以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平行于上固定座的两端,所述第三固定通槽与第一固定通槽相对应,所述第四固定通槽与第二固定通槽相对应,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与下固定座的一端相衔接,且上固定座可旋转至与下固定座相合并固定在一起,所述下固定座的第一固定通槽与上固定座的第三固定通槽相对应合并在一起形成第一固定通孔,所述下固定座的第二固定通槽与上固定座的第四固定通槽相对应合并在一起形成第二固定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通过链接环与下固定座的一端相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相对应配套嵌合在一起实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相固定在一起。卡槽、卡扣的设置位置、数量和形状、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座顶部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把手。把手的设置,可方便将上固定座朝下移动(与下固定座合并)和朝上移动(与下固定座分开)。
进一步地,在下固定座的第一固定通槽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二固定通槽位于两个第一固定通槽之间或两个第一固定通槽并排位于第二固定通槽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座的第一固定通槽与第二固定通槽的横截面均呈弧形,所述第一固定通槽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通槽的直径,所述上固定座的第三固定通槽与第四固定通槽横截面均呈弧形,所述第三固定通槽的直径与第一固定通槽的直径相等,所述第四固定通槽的直径与第二固定通槽的直径相等。实际制作时,为了方便线束的固定,可将下固定座的第一固定通槽、第二固定通槽的横截面弧长设置为大于1/2圆弧周长且小于等于3/4圆弧周长,上固定座的第三固定通槽、第四固定通槽的横截面弧长根据第一固定通槽、第二固定通槽相对应调整尺寸,以满足与第一固定通槽、第二固定通槽相对应配合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座的两端面靠底部位置分别垂直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底部与下固定座底部相平齐,所述固定板与下固定座为一体结构。固定板的设置是方便将整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的紧固器件进行固定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7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罐贴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护理用的消毒棉浸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