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23956.X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2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虞宁;尹孟孙;王会集;邬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广泽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车 司机 组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属于公交车驾驶室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公交车驾驶室美观感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包括顶壳、前壳体、后壳体、左壳体、右壳体、曲型壳、连接耳、连接板以及连接槽,在组装过程中,人们可通过调节曲型壳与右壳体之间的间隙以及调节曲型壳与前壳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右壳体与前壳体之间的间隙,以使得组装后的公交车司机顶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并增加该公交车司机顶美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交车驾驶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公交车是城市客车,也是最普遍的一种交通方式,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尤其是对有正常作息的上班族而言,公交车能够有效缩短此类人群在路程上所耗费的时间,因此,公交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
公交车驾驶室是组成公交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驾驶室的车顶结构,市面上大部分是由多个壳体拼装在一起的,而相邻两个壳体之间并未采用缝隙美化的结构进行衔接,这就导致该驾驶室的车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美观的问题,从而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好美观感的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包括:
顶壳,所述顶壳的边沿处可拆卸连接有前壳体、后壳体、左壳体以及右壳体,所述左壳体与前壳体之间以及右壳体与前壳体之间均通过曲型壳连接,每个所述曲型壳的两侧边上均设有连接耳;
连接板,设于所述后壳体上,所述连接板靠近前壳体的一侧上开设有连接槽。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左壳体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穿孔,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对应穿孔的挡块。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顶壳的边沿处围设有用于连接前壳体、后壳体、左壳体以及右壳体的围边。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围边的一侧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上连块,每个上连块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横杆。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左壳体、右壳体与前壳体上均可拆卸连接有与上连块数量相同的下连块,每个所述下连块均与围边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左壳体、右壳体与前壳体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连接下连块的上框板。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前壳体的两侧边上、左壳体两侧边上与右壳体两侧边上均设有竖框板,其中,与连接耳相邻的竖框板与该连接耳可拆卸连接,与后壳体相邻的竖框板与该后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前壳体、左壳体与右壳体上均设有下框板。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前壳体、左壳体与右壳体上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用于防止下框板错位移动的压条。
在上述的一种公交车司机顶的组装结构中,所述上框板与竖框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框板与竖框板的另一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组装过程中,人们可通过调节曲型壳与右壳体之间的间隙以及调节曲型壳与前壳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右壳体与前壳体之间的间隙,以使得组装后的公交车司机顶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并增加该公交车司机顶美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23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注油的双列轴承以及芯轴结构
- 下一篇:车载自动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