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行车指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75713.3 | 申请日: | 2021-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叶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仲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6/26 | 分类号: | B62J6/26;B62J6/045;B62J6/055 |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行车 指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行车指示装置,涉及灯光投影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壳、指令输入模块、控制器和指示灯组件,保护壳上开有与指示灯组件对应的透光孔,透光孔上覆盖有透光罩,保护壳用于对控制器和指示灯组件进行保护,控制器上连接有指示灯驱动电路,指令输入模块将指示灯驱动信号最终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指令输入模块的指示灯驱动信号控制指示灯驱动电路,指示灯驱动电路对指示灯组件进行驱动,指示灯组件包括位置灯、刹车灯、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用户在行车或停下时,均能通过位置灯将位置信息时刻告知后方车辆及行人,后方车辆及行人能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位置灯的提示而与前方车辆保持适当距离,使用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行车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交通工具的使用日益繁多,摩托车和自行车由于体积小和使用方便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由于摩托车和自行车小巧,在车辆行进朝向的横截面过小,通常都不会安装左右转向灯。当驾驶员在转向时,需要回头观看转向方向有无行人和行驶的车辆,这样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容易导致发生碰撞,安全系数较低。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具有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的行车指示装置,通常固定在摩托车或自行车的尾部,且为向后方车辆及行人传递刹车信息,通常还会配置刹车灯,但此类行车指示装置的刹车灯仅能在刹车时亮起。在环境光线不足(例如灰蒙的雨雾天气、夜晚灯光较弱的路段等)的情况下,后方车辆及行人不能有效地保持距离,若相距过近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行车指示装置,包括保护壳、指令输入模块、控制器和指示灯组件,保护壳上开有与指示灯组件对应的透光孔,透光孔上覆盖有透光罩,保护壳用于对控制器和指示灯组件进行保护;控制器上连接有指示灯驱动电路,指令输入模块将指示灯驱动信号最终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指令输入模块的指示灯驱动信号控制指示灯驱动电路,指示灯驱动电路对指示灯组件进行驱动;指示灯组件包括位置灯、刹车灯、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指令输入模块与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指令输入模块的单片机U2上连接有发射电路,控制器的单片机U1上连接有接收电路;指令输入模块的单片机U2将指示灯驱动信号传输给发射电路,发射电路根据指示灯驱动信号进行频率的发射,接收电路对发射电路发出的频率进行接收并对应转化成指示灯驱动信号,控制器的单片机U1接收该接收电路转化后的指示灯驱动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发射电路的单片机U3的输入端ASK与单片机U2的信号传输端SCL连接,单片机U3的输出端PAOUT连接有发射天线ANT1;单片机U2的信号传输端SCL将该指示灯驱动信号传输给单片机U3,并由单片机U3最终通过发射天线ANT1进行频率的发射;接收电路的单片机U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信号接收端SCL连接,单片机U4的接收端ANT连接有接收天线ANT2;单片机U4通过接收天线ANT2对发射天线ANT1发射的频率进行接收,并转化成指示灯驱动信号后传输至单片机U1的信号接收端SCL。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指令输入模块的指示灯驱动信号的输入源为指令控制按钮组件;指令输入模块的单片机U2的控制端通过指令控制按钮组件接地;指令控制按钮组件使单片机U2的控制端产生电压信号,单片机U2将该电压信号转化成指示灯驱动信号,并通过单片机U2的信号传输端SCL将该指示灯驱动信号最终传输至控制器的单片机U1的信号接收端SC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仲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仲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5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