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制动系统的管路连接组件、车辆制动系统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5139.3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1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刘江;冯金鹤;刘肖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B60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梦晴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系统 管路 连接 组件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的管路连接组件、车辆制动系统以及车辆,车辆制动系统的管路连接组件包括:制动硬管前段;制动硬管后段;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一端与制动硬管前段连通,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制动硬管后段连通;第一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与连接软管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与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由此,通过在制动硬管前段和制动硬管后段之间设置管路连接组件,管路连接组件可以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车辆长时间在复杂路况下行驶时,管路连接组件可以避免制动硬管前段和/或制动硬管后段断裂或者破裂,从而可以避免制动硬管内的油液泄露,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的管路连接组件、车辆制动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制动系统主要由功能装置、控制装置、传能装置、制动器和辅助装置等组成,制动硬管设置在车辆制动系统中,用于在控制装置和制动器之间储存和输送制动油液,以使控制装置控制车辆制动。设置在车身稳定控制液压单元与后制动器之间的制动硬管跨度较长,为了保证制动硬管的装配可行性、维修性,同时为了避免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制动硬管的变形问题,制动硬管需要被分为两段,两段制动硬管分别为制动硬管前段和制动硬管后段。
相关技术中,制动硬管前段和制动硬管后段之间采用两通阀连接,由于制动硬管的硬度较高,制动硬管不容易变形,制动硬管前段和制动硬管后段中的至少一个需要设置有螺旋缓冲结构,以保证制动硬管前段和制动硬管后段之间能够顺利连接,当车辆长时间在恶劣路况下行驶或者车辆在进行深度越野时,螺旋缓冲结构容易造成制动硬管断裂或者破裂,制动硬管会出现漏油问题,从而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的管路连接组件,该车辆制动系统的管路连接组件可以避免制动硬管前段和/或制动硬管后段断裂或者破裂,从而可以避免制动硬管内的油液泄露,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驾驶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的管路连接组件包括:制动硬管前段;制动硬管后段;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硬管前段连通,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动硬管后段连通;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连接软管的所述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地板连接;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与所述连接软管的所述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与所述车辆的纵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连接软管的所述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地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连接板设有加强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强结构在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结构的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软管的所述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地板安装孔和辅助定位孔,所述地板安装孔和所述辅助定位孔均用于与所述地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所述连接软管的所述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用于与所述纵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安装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软管的所述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板设有纵梁安装孔,所述纵梁安装孔用于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用于与所述纵梁的第二定位结构定位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软管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5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母柱焊接接头拉伸疲劳性能测试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屏风模块扪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