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晶闸管保护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58338.1 | 申请日: | 202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2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坚铁;刘艳;周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精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00 | 分类号: | H01L23/00;H01L23/04;H01L23/12;H01L23/16;H01L29/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23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晶闸管 保护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功率晶闸管保护封装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好的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位于上端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位于下端的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连接板与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组固定筒。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与第三弹簧,在第二挡板、第二滑杆、套筒与连接板的约束下,能够对功率晶闸管进行减震,能够提高功率晶闸管的抗震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晶闸管领域,尤其涉及功率晶闸管保护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作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使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晶闸管工作条件为:加正向电压且门极有触发电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
现有的功率晶闸管保护封装结构在使用时,抗震较弱,易在外界的震动力下造成功率晶闸管保护封装结构内部配件的损坏,其次,现有的功率晶闸管保护封装结构在使用时,由于该结构体积较小,不便于人们的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功率晶闸管保护封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功率晶闸管保护封装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好的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位于上端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位于下端的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连接板与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杆的上端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夹板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弹簧位于第二挡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滑杆与套筒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滑杆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位于四组固定筒之间,所述壳体位于四组固定筒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组引脚,且三组引脚等间距线性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L形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两组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挡板与固定筒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挡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滑杆位于第二弹簧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精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康精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8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无线汇聚节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软件安全管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