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48618.4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8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津宣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 | 分类号: | H01M50/24;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67;H01M50/2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管理 散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包括电池本体、用于安装电池本体的箱体以及辅助电池本体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居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池本体通过安装槽与安装板连接,且安装板和电池本体之间支撑有导热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电池本体的外周缠绕连接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导管,两个导管分别贯穿两个通孔延伸至箱体外腔。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同时采用水冷管和散热风扇对电池本体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且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护电池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且包括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的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可以提供纯电动汽车动力。同时,纯电动汽车也通过电池来储存电能,驱动电机运转,让车辆正常行驶。
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一定的热量,目前市场所用的部分电池仅通过简单的通风口进行自然散热,而自然散热难以满足电池长时间作业时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包括电池本体、用于安装电池本体的箱体以及辅助电池本体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居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池本体通过安装槽与安装板连接,且安装板和电池本体之间支撑有导热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电池本体的外周缠绕连接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导管,两个导管分别贯穿两个通孔延伸至箱体外腔。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螺杆和电机,所述箱体的侧面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箱体内腔的一端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的侧面啮合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一和齿轮二远离电机的一端均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周均螺纹连接有传动块,两个所述传动块的顶端均连接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箱体的内壁连接有多个与支撑杆相匹配的支撑管,所述支撑杆的下半部分延伸至支撑管内腔,且支撑杆和支撑管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底端连接有若干个橡胶柱。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顶端和安装板均开设有网状的散热孔,所述箱体的两侧面开设有散热通槽,且通槽内壁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传动块的下半部分延伸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冷水管与外界液体冷却循环系统连接,可吸收电池本体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带离箱体;散热风扇转动可从电池本体的底部对其进行散热处理,得益于电机、齿轮一、齿轮二、螺杆和传动块的设置,使得散热风扇转动的同时可沿着导向槽移动,加快气体流通,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散热效果;得益于支撑杆、支撑管、弹簧和橡胶柱的设置,可减小汽车行驶过程中对电池本体受到的冲击力;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同时采用水冷管和散热风扇对电池本体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且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护电池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支撑管和箱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津宣,未经张津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8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装车鹤管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滚轮检测用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