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38338.5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0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金涛;石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智声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24;F16M11/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于德江;江洁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机器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包括:支撑架、顶板、支撑板、底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一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于底板顶部对角侧,第一气缸输出轴以及第二气缸输出轴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与转盘连接,转盘底部同心固定有第一齿轮;转盘固定有绕线装置;支撑板固定有第一电机,电机输出轴贯穿支撑板并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本申请所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利用转盘带动绕线装置的旋转,实现绕线装置随着水下机器人的收放位置进行旋转,利用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调节支撑板的高度,降低收放装置与水下机器人所处起重设备的高度差,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收放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进而避免水下环境恶劣、人为下潜所带来的危险。目前水下机器人主要采用船体甲板固定的绞车进行收放,而水下机器人则需要采用起重设备吊到水面上方并落入水中。
但现有绞车与水下机器人之间相对位置固定,不能够根据需要对水下机器人的收放位置进行调整,进而需要不断调整船体位置以弥补上述不足,造成了水下机器人在收放过程中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包括:支撑架、顶板、支撑板、底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一电机;
其中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顶部对角侧,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以及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设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与转盘旋转连接,所述转盘底部同心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转盘顶部固定有绕线装置;
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绕线轴以及第二电机;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固定于所述安装板顶部,所述绕线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及所述第二固定板旋转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并与所述绕线轴固定连接;
所述绕线轴外侧设有绕线辊。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线模块,所述导线模块包括架体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架体顶部的第一滑轮以及固定于所述架体底部的第二滑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利用转盘带动绕线装置的旋转,实现绕线装置随着水下机器人的收放位置进行旋转,同时利用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调节支撑板的高度,从而降低收放装置与水下机器人所处起重设备的高度差,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收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中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中导线模块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智声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智声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8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理学教育教学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医用手臂束缚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