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冶炼炉的侧壁金属液下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1388.4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3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臣;丁鹏;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臣 |
主分类号: | F27D3/14 | 分类号: | F27D3/14;F27D3/15;F27D7/02;F27D19/00;F27D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昭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9 | 代理人: | 方兰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冶炼 侧壁 金属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冶炼炉的侧壁金属液下燃烧装置,设有燃料枪体、燃料及助燃剂供给源连接口和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该燃烧装置为一体式燃烧装置,设有:燃料枪,前端设有喷头,后部设有快装密封插头和燃料源接口;外周设有风套,风套管体上设有助燃剂接口,后端设有弹子阀,弹子阀后端设有连接燃料枪的快装密封插头接口;在风套的前端设有风套前口与喷头并行通入冶炼炉膛内,该风套前口和喷头固定设置在冶炼炉金属液面以下的侧壁上,外周设有冷水套或耐火砖。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冶炼炉的氧化、还原、燃烧。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安全、自动化程度高、提高金属熔化温度,加快氧化还原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炉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冶炼炉的侧壁金属液下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对于有色金属的熔化和精炼,火法冶炼是较为常见的冶炼方式,其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辐射热在液面上进行加热熔炼,火法冶炼工艺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主要作业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将金属矿料融化成液态,再进行氧化或还原作业。金属矿料在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渣层,渣层漂浮在金属液面上产生隔热作用,使得液面上加热的辐射热不容易传递到渣层下,导致氧化还原效果差。因此,非常需要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燃烧装置,提高火法冶炼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而提出,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冶炼炉的侧壁金属液下燃烧装置,以满足有色金属冶炼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冶炼炉燃烧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冶炼炉的侧壁金属液下燃烧装置,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高效安全、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渣层下金属熔化温度、加快氧化还原速度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冶炼炉的侧壁金属液下燃烧装置,设有燃料枪体、燃料及助燃剂供给源连接口和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该燃烧装置为一体式燃料装置,设有:通入燃料的燃料枪,该燃料枪设有管体,在燃料枪管体的前端设有喷头,燃料枪的后部设有固定包覆在燃料枪管体外周的快装密封插头,燃料枪的管体后端设有连通燃料源的燃料源接口;在燃料枪管体的外周设有通入助燃剂的风套,该风套设有管体,燃料枪管体穿设在风套的管体内,两管体之间的环形间隙为助燃剂通道;在风套管体上设有与助燃剂通道连通的助燃剂接口;在风套的后端设有与风套连通的用以密封风套内腔的弹子阀,该弹子阀的阀体为近似弧形折弯圆管,该阀体向风套前端倾斜地与风套固定连通,弹子阀内钢球设在所述燃料枪管体上方的弹子阀管体内,当燃料枪管体抽出风套管体时,钢球落入风套管体后端的管体内,并将风套密封;在弹子阀的后端设有接口,该接口密封连接燃料枪管体后部固定设置的快装密封插头,所述风套、弹子阀、接口和快装密封插头在风套后部构成密封的风套内空间;在风套的前端设有包覆在燃料枪管体前端和喷头外周的风套前口,该风套前口与喷头并行通入冶炼炉膛内,该风套前口和喷头固定水平设置在冶炼炉金属液面以下的侧壁上,外周设有冷水套或耐火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的优化方案是:
所述燃料枪的喷头的结构为加速喷头结构:该喷头为圆管状,其内壁形状从后往前依序为:后粗前细喇叭口、细径短管、后细前粗喇叭口、直径稍收小的前端出口(22);该喷头的截面积首先由大变小然后再变大,中间通过一段细径管,使通过的气体或液体被加速;在配合的压力下,喷出的气流或液流能在燃料枪出口前形成燃烧的空间,形成液面下燃烧;并且火焰离开喷头出口,还使助燃剂和燃料混合的喷头出口处形成相对低温区,避免了火焰高温灼烧,延长喷头寿命。
所述燃料枪管体后部固定设置的快装密封插头的结构:该快装密封插头设有管状插接体,该插接体前端设有插嘴,该插嘴外径与所述弹子阀后端设置的弹子阀接口的内径内相吻合,插接体中部设有把杆和密封条,插接体后端设有固定螺套,该螺套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燃料枪相应部位外周面设置的螺丝相匹配的螺纹,该快装密封插头将燃料枪和风套从后部快速插接并密封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臣,未经王立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1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润药车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声波的锂电池状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