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流水侵蚀模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10200.4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唐惠玲;陈柏任;王天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戴涛 |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电缆 终端 流水 侵蚀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流水侵蚀模拟装置,包括套设在电缆终端上的隔离防护罩,还包括输水系统,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有与所述输水系统连接的进水口,所述集水槽上还设有与隔离防护罩内腔连通的喷水孔,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水流对动车组电缆终端的侵蚀过程,为动车组电缆终端流水侵蚀相关研究提供设备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终端实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流水侵蚀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组电缆动车从接触网获取电力进而转化成动力的关键设备,动车组电缆终端长期暴露在车体外部,动车组列车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经常遇到雨水天气,动车组电缆终端在流水的作用下会被缓慢侵蚀,随着侵蚀程度的不断加深,会严重影响动车组电缆终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当侵蚀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极易引发外部爬电等故障状态,威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058122A,公开日期为2019年7月26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电缆终端异常热点测试装置及故障诊断方法。测试装置可实现动车组列车用乙丙橡胶(EPR)电缆终端在异常热点出现时有效测评的目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对橡胶电缆终端各区域温度进行的测量、对终端内部异常热点温度进行估算、对终端内部异常温度的运行安全性进行诊断、对终端异常热点故障进行排除等步骤。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并不能对电缆终端进行流水侵蚀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模拟实验的装置不能够对动车组电缆终端进行流水侵蚀的缺点,提供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流水侵蚀模拟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水流对动车组电缆终端的侵蚀过程,为动车组电缆终端流水侵蚀相关研究提供设备支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流水侵蚀模拟装置,包括套设在电缆终端上的隔离防护罩,还包括输水系统,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有与所述输水系统连接的进水口,所述集水槽上还设有与隔离防护罩内腔连通的喷水孔,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本技术方案中,输水系统将水流输送至隔离防护罩内壁上的集水槽中,水流集中在集水槽中,再从集水槽的喷水孔喷向位于隔离防护罩内腔的电缆终端,输送系统能够运输不同压力大小的水流,也能控制水流的大小,喷水孔喷向电缆终端的水从隔离防护罩的排水口排出,本装置能够对动车组电缆终端进行流水冲刷侵蚀实验,还能够改变实验变量,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本体、终端伞裙和终端铜鼻,所述终端伞裙位于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腔,所述终端本体和终端铜鼻从隔离防护罩的两端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防护罩包括上半壳和下半壳,所述终端伞裙被包裹在上半壳和下半壳形成的内腔中。本技术方案中,电缆终端中需要进行实验的主要部分是终端伞裙,隔离防护罩分为上下两个半壳,上半壳和下半壳对终端伞裙进行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在所述上半壳的内壁上沿终端伞裙轴线的延伸。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集水槽的顶部,所述喷水孔排列设置在集水槽的底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让集水槽对终端伞裙进行多角度的喷水,故集水槽要沿着终端伞裙轴线进行延伸设置,集水槽上排列的喷水孔也能沿着终端伞裙的轴线进行分布,可以对终端伞裙进行多角度侵蚀。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阀门和流速计。进水管将水流输入集水槽中,阀门能够控制进水管中水流的流速大小,流速计能够反应进水管中水流的流速。在实验过程中,阀门和流速计配合,实验人员能够控制水流对电缆终端冲刷侵蚀的流速,得到不同流速情况的实验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下半壳。排水口贯穿下半壳的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9个依次排列的喷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防护罩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0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动力环境监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风电塔筒体升降用钢丝绳导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