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排管机用扶持机械手钳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97618.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4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良;顾利朝;朱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泰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贾景然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式排管机用 扶持 机械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式排管机用扶持机械手钳头,主体结构包括:钳体、腰型连杆、弧形连杆、滑动座、连接座和推力液压缸;钳体包括两个悬臂和两个后连接端,后连接端与连接座之间通过腰型连杆连接;后连接端与滑动座之间通过弧形连杆连接;滑动座位于连接座的滑轨上;推力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滑动座连接;通过改变2个腰型连杆与后连接端和连接座上基板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平行角度,调整钳头的开合尺寸;可适用于不同钻具,将钻杆扶持、钻铤扶持功能集合到一个钳手上,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综合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式排管机用扶持机械手钳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根排放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二层台工人与钻台工人上下配合,采用手动的方式将立根从井口运移到指梁内。在作业过程中,操作工人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在起下钻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随着石油钻采难度逐渐增大,这种传统立根处理方式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为了达到钻采过程的高效率、低成本和不间断钻采的目标,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对立根进行排放,将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又能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指数。排管机是海洋钻井平台的管处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排管机用扶持机械手钳头可处理的管具规格单一,且由于某些钻机排管区域与猴台间距狭窄,作业空间小,钳头易与钻具干涉,不能顺利进入管具排放区域,导致工作效率低,对不同钻机的适用性差。因此,研发一种可翻转的、能适应不同规格大小钻具的扶持机械手钳头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开合调节范围大且可整体翻转的排管机用扶持机械手钳头,可处理各种钻杆及普通、加重钻铤,同时,避免了扶持机械手钳头进入钻具排放区域时与钻具干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排管机用扶持机械手钳头,其主体结构包括:钳体、腰型连杆、弧形连杆、滑动座、连接座和推力液压缸;钳体包括两个悬臂和两个后连接端,后连接端与连接座之间通过腰型连杆连接;后连接端与滑动座之间通过弧形连杆连接;滑动座位于连接座的滑轨上;推力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滑动座连接。
进一步的,钳体的两个悬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上下交错分布并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侧气缸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悬臂后端分别焊接有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的位置为上下交错。
进一步的,两个悬臂的后段内侧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的,后连接端的中部左侧开口,为躺着的“凹”字型,后连接端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孔,两个贯穿孔内设置长销轴,外侧贯穿孔的长销轴上同时连接有腰型连杆和弧形连杆,内侧贯穿孔的长销轴上连接有腰型连杆。
进一步的,连接座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和下基板通过短销轴与腰型连杆的一端连接;下基板上设置有滑轨。
进一步的,腰型连杆为上下两层组焊结构形式,上下两层的两端均有开孔。
进一步的,连接座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耳板、第二耳板和防转挡板,第一耳板与翻转动力机构连接,第二耳板用于连接转动销轴;防转挡板位于靠近第二耳板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适用于不同钻具,将传统的钻杆扶持、钻铤扶持功能集合到了同一个钳手上,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综合成本,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扶持机械手钳头设计的整体翻转功能,极大降低了扶持机械手钳头对钻机排管区域的要求,提高了扶持机械手钳头的适用范围,也更易于旧钻机配套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扶持机械手钳头的轴侧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扶持机械手钳头的正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泰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泰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7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