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83601.5 | 申请日: | 202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3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铁良;陈俊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荟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郭晓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防尘 装置 lc 衰减器 | ||
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LC防尘帽插设在前框套的前端口上;金属卡片盖设在后框套底部开口上;钢针左右两端插设在后框套的左右两侧壁孔中;旋转弹簧套设在钢针上;挡板活动盖设在后框套的左右两个端口内,且挡板的下边缘套设在钢针上,上述旋转弹簧的一端脚抵设在挡板的内壁上,另一端脚抵设在金属卡片上。防尘装置能有效的阻挡灰尘进入套筒内的插芯端面,同时能及时有效地阻挡激光,避免激光直射操作人员的眼睛,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后框套一体成型及两个按压手柄一体化设计,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外观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
背景技术
当前设备之间的接口为双联LC类型时,往往会使用单联LC光纤跳线与LC光纤适配器相互连接来进行数据传输。这会造成LC光纤跳线本身需要绕线或布线,占用机柜空间,在某些光纤跳线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繁杂的布线造成更换困难,且由于跳线之间相互缠绕,更换过程容易牵扯到其他光纤跳线而引发连接问题。
在用于测试LC双纤光纤模块时,往往使用单联或双联LC光纤跳线与LC光纤适配器相互连接,为了很好地保护光纤模块内部的连接端面,必然是尽量减少插拔次数,一般使LC光纤跳线不再拔出直到完成全部测试后再拔出。在这测试期间,连接着LC光纤跳线的光纤模块要在测试、老化试验、仓库等多种场合之间移动,LC光纤跳线会相互缠绕,造成拿放、移动等操作不方便,影响效率,影响整洁美观。在老化试验过程中,由于光缆固有的收缩性,还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LC光纤连接器拔出LC光纤适配器前后,两端都要进行拔出及戴入防尘帽的操作,在拔出后戴入前,激光有可能通过适配器接口直射到人体眼睛,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防尘装置能有效的阻挡灰尘进入套筒内的插芯端面,同时能及时有效地阻挡激光,避免激光直射操作人员的眼睛,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后框套一体成型及两个按压手柄一体化设计,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外观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前框套和后框套;后框套的前端并列贯通一体成型有两个前框套,且并列设置的两个前框套之间构成一个前后贯通的腔体;它还包含:
套筒,所述套筒插设在上述前后贯通的腔体中,且套筒的后端插设在后框套的前腔体内;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套筒上,弹簧的后端抵设在后框套的前腔体上;
金属尾柄,所述金属尾柄套设在插芯上,且金属尾柄的后端与弹簧的前端相抵触设置;
插芯,所述插芯的一端插设在金属尾柄内;
光纤,所述光纤插设在插芯内;
LC防尘帽,所述LC防尘帽插设在前框套的前端口上;
金属卡片,所述金属卡片盖设在后框套底部开口上;
钢针,所述钢针左右两端插设在后框套的左右两侧壁孔中;
旋转弹簧,所述旋转弹簧套设在钢针上;
挡板,所述挡板数量为两个,分别活动盖设在后框套的左右两个端口内,且挡板的下边缘套设在钢针上,上述旋转弹簧的一端脚抵设在挡板的内壁上,另一端脚抵设在金属卡片上。
优选地,所述的后框套的顶壁上连接有按压手柄,且按压手柄的另一边压设在前框套的KEY键上。
优选地,所述的后框套的左右侧壁均一体成型有卡扣,所述的金属卡片为“U”形结构设置,且两个垂直边上均开设有与上述卡扣相卡设的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荟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荟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83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工业装备实训台
- 下一篇:一种修井作业用井架安全操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