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变速电驱动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52059.7 | 申请日: | 2021-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4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郝庆军;耿建涛;冯涛;陆中华;曹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2;B60K17/08;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潘甦昊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变速 驱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机变速电驱动桥系统,包括第一电机(EM1)、第二电机(EM2)、第一空心轴(3‑I)、第二空心轴(3‑II)、差速器(D)、中间轴(4)、第一离合器(A)、第二离合器(B)、锁止离合器(C)、及换挡机构(6);采用双电机变速系统,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始终保持有一个电机是动力连接的,因此能保证换挡过程中动力不中断;使用两对齿轮组实现三种工作模式,结构简单,节约空间;采用两个空心轴设计,两个空心轴分别连接两个电机,在实现结构紧凑的同时实现大速比调速;通过第一、第二离合器左右双向连接设计,并与锁止离合器同轴分布,采用同一个换挡机构控制,结构紧凑,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变速电驱动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驱动系统趋于集成化和一体化,对于商用车来说,传统的中央驱动形式,动力系统和后桥是分开的,集成化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整车效率的发挥,特别是对于专业车等空间尺寸受限的车辆,还会影响其它部件的空间布置,因此商用车电驱动桥系统无论是在效率还是在空间布置上均占有优势,然而目前市场上商用车电驱动桥系统种类不多,并且多为单电机驱动,存在动力中断,应用存在局限性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变速电驱动桥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电机变速电驱动桥系统,所述电驱动桥系统包括:
第一电机(EM1),所述第一电机(EM1)的输出轴经第一二级减速机构输出动力至第二空心轴(3-II);
第二电机(EM2),所述第二电机(EM2)的输出轴经第二二级减速机构输出动力至第一空心轴(3-I);
第一空心轴(3-I),所述第一空心轴(3-I)的左侧套设有一挡主动齿轮(Z31);
第二空心轴(3-II),所述第二空心轴(3-II)的右侧套设有二挡主动齿轮(Z41),所述第二空心轴(3-II)外套于第一空心轴(3-I)的外周;
差速器(D),所述差速器(D)的左半轴(3-VI)输出动力至车辆左轮,所述差速器(D)的右半轴(3-III)从第一空心轴(3-I)及第二空心轴(3-II)的内部穿过并输出动力至车辆右轮,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壳上固定设置有差速器从动齿轮(Z52);
中间轴(4),所述中间轴(4)上固定设置有输出主动齿轮(Z51)、一挡从动齿轮(Z32)、及二挡从动齿轮(Z42);输出主动齿轮(Z51)与差速器从动齿轮(Z52)对应啮合,一挡从动齿轮(Z32)与一挡主动齿轮(Z31)对应啮合,二挡从动齿轮(Z42)与二挡主动齿轮(Z41)对应啮合;
第一离合器(A),所述第一离合器(A)设置于第一空心轴(3-I)上且位于一挡主动齿轮(Z31)与第二空心轴(3-II)之间以选择性地实现第一空心轴与一挡主动齿轮(Z31)、或第一空心轴与第二空心轴之间的连接;
第二离合器(B),所述第二离合器(B)设置于第二空心轴(3-II)上且位于第一空心轴(3-I)与二挡主动齿轮(Z41)与之间以选择性地实现第二空心轴与第一空心轴、或第二空心轴与二挡主动齿轮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级减速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一轴(1-I),所述第一电机(EM1)的输出轴经第一电机一轴(1-I)与第一电机主动齿轮(Z11)固定连接;
第一电机二轴(1-II),所述第一电机二轴(1-II)上一侧固定设置有与第一电机主动齿轮(Z11)对应啮合的第一电机从动齿轮(Z12),所述第一电机二轴(1-II)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输入齿轮(Z13);
所述第二二级减速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52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性污水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阻剂原料的混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