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32994.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7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志;吴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普力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亚新 |
地址: | 26611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工件 加工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包括驱动电机、气缸和载台;所述载台上端面水平装配有两组子横臂和两组母横臂,所述子横臂与母横臂上下滑动接触,所述子横臂和母横臂外侧端口均安装对接有装配端头,两组装配端头外侧端面上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气缸;所述驱动电机和气缸内侧的输出端口上分别对接安装有子轴套和母轴套,所述子轴套对接安装的半弧工件与母轴套推顶对接,所述母轴套上安装的气涨磨辊与半弧工件摩擦接触。本实用新型针对半管状结构的金属工件,采用了横插式固定结构,配合气涨磨辊完成全面同步打磨磨边工序;打磨时可避免局部结构因过度受力而产生局部形变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加工产品打磨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间加工行业,金属工件的毛刺边打磨加工大多数都是采用人工进行的,通过人工手动锉刀完成边缘去除毛刺;但是在此过程中,该方式加工效率低下,同时会有加工风险,影响员工操作安全。
特别是一种仅留存半弧结构的半管状工件,气结构较长,员工手动操作去边会造成局部受力形变等结构影响;同时员工手动清理较长的半管状工件时,会出现局部清除遗漏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通过纵向贯通式完成弧形件内壁打磨工序,打磨过程不会出现局部受力不均匀而导致打磨不充分,打磨效率高的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包括驱动电机、气缸和载台;所述载台上端面水平装配有两组子横臂和两组母横臂,所述子横臂与母横臂上下滑动接触,所述子横臂和母横臂外侧端口均安装对接有装配端头,两组装配端头外侧端面上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气缸;
所述驱动电机和气缸内侧的输出端口上分别对接安装有子轴套和母轴套,所述子轴套对接安装的半弧工件与母轴套推顶对接,所述母轴套上安装的气涨磨辊与半弧工件摩擦接触。
进一步,所述子横臂和母横臂内侧端头上分别对接安装有子对接端头和母对接端头,所述子对接端头呈倒置“凹”字型,母对接端头呈“凸”字型,所述母对接端头顶部端面与子对接端头底部装配的滚珠滚动接触。
更进一步,两组子对接端头内侧端面安装有固定端头,两组固定端头之间连接有拉伸带,所述拉伸带与半弧工件底部弧形端面弹性接触。
更进一步,所述子轴套和母轴套的对接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子弧形对接口和母弧形对接口,所述子弧形对接口和母弧形对接口分别与半弧工件固定对接。
更进一步,所述母轴套中心水平安装有气涨磨辊,所述气涨磨辊的顶部端头与子轴套中心开设的轴对接孔选择性对接。
采用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针对半管状结构的金属工件,采用了横插式固定结构,配合气涨磨辊完成全面同步打磨磨边工序;打磨时可避免局部结构因过度受力而产生局部形变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的局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子轴套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母轴套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工件加工机器人子横臂和母横臂滑动接触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1为驱动电机、2为装配端头、3为载台、4为子横臂、5为拉伸带、6为滑轨、7为母对接端头、8为母轴套、9为气缸、10为气涨磨辊、11为母横臂、12为子对接端头、13为半弧工件、14为子轴套、16为轴对接孔;
12-1为滚珠、15-1为母弧形对接口、15-2为子弧形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普力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普力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2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