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5414.1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涂美吉;李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美吉;李霏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王玉珍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软下硬 地层 地铁 车站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该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和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支护墙、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防水桩和加固桩,所述支护桩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护墙,所述支护墙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护桩的内腔分别设置有防水桩和加固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支护方法灵活性较低,且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地铁车站按照线路布线情况分,可分为:地面站、地下站、高架站,地铁车站由站台层、站厅层、设备层以及出入口组成,地铁站台按照线路分布情况,又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以及混合式站台。
其中修建地铁时基坑支护是不可缺少的工程,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其中在支护方法中,水泥墙在应用中极为普遍,但是水泥墙的铸建的过程中,随着其高度接近于地面,这样施工设备往往产生的噪音令附近的居民感到不安,同时水泥墙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水泥墙产生崩塌,其造成的后果和事故也是难以想象的,不仅对人员,同时对地铁的建造速度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设计者出于安全方面考虑,提高地下连续墙的配筋率,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地下连续墙的钢筋应力、应变进行跟踪监测,但该方法将耗费大量的资金。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灵活性高,选址多变且达到经济、安全、可重复利用的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和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位于支护桩的内部,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支护墙、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防水桩和加固桩,所述支护桩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护墙,所述支护墙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护桩的内腔分别设置有防水桩和加固桩。
为了达到支护桩和支护墙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护墙包括第一横向件和第一纵向件,所述第一横向件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支护桩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向件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件。
为了达到支护墙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护墙还包括第二纵向件和第二横向件,所述第一横向件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纵向件,所述第一纵向件和第二纵向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件,所述第二横向件的顶部与第一横向件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达到对地下水和雨水进行隔离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水桩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一立柱,所述支护桩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立柱。
为了达到防水性更好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水桩还包括卡块、第二立柱和膨胀止水胶,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卡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卡块的外侧均设置有膨胀止水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美吉;李霏,未经涂美吉;李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5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