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8795.0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6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彭涛;康超;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涛 |
主分类号: | E21D15/14 | 分类号: | E21D15/14;E21D15/15;E21D15/50;E21D15/55;E21F16/02;E21F17/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5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施工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涉及隧道支护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排水与减震支撑效果不好的问题。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底座,底座上穿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顶端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两侧开设有方形槽,方形槽内设有排水组件;第二支撑板顶端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上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内均开设有通孔;底座上设有安装筒,安装筒两侧均设有支撑机构;底座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通过排水组件的设置,解决了装置不便于排水的问题,通过减震机构与支撑机构的设置,让装置的支撑效果更好,同时也让装置更加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支护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是专供汽车运输行驶的通道;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高速公路大量出现,对道路的修建技术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线路顺直、坡度平缓、路面宽敞等;因此在道路穿越山区时,过去盘山绕行的方案多改为隧道方案。
隧道的修建在改善公路技术状态、缩短运行距离、提高运输能力、减少事故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修建超大跨度的公路隧道时,需要在隧道内安装施工支护结构,用于防止隧道塌方等;如申请号:CN201922484022.0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该装置通过透水孔、收卷辊以及防水布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隧道顶部的渗水掉落在隧道内的问题;但是类似于上述申请的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不便于排水;再者是,减震支撑效果不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排水与减震支撑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上穿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顶端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多个所述导流槽内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底座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穿设有连接管;所述安装筒内穿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引流管另一端穿设在所述底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穿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与所述固定筒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伸缩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穿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穿设有伸缩杆的一端,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穿设在固定板上,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地钉。
进一步的,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组支撑柱,多组所述支撑柱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多组固定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排水组件的设置,当隧道内壁上的水流通过导流槽流入集水槽,当积累到一定水位后,通过集水槽内的连接管将水流通过引入引流管内,并通过引流管流入地面上,通过该机构的设置解决了装置不便于排水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水流对装置的侵蚀,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涛,未经彭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8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的无人机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上进风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