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通风工程中风管漏光试验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6949.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4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杜玉伟;李旭东;陈奇伟;章文波;马少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8 | 分类号: | G01M3/38;H04N7/18;G05D1/02;G05D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通风 工程 风管 漏光 试验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通风工程中风管漏光试验小车,包括遥控小车和遥控控制工具,遥控小车包括支撑平台、照明灯、摄像头、行走结构、以及驱动控制箱,行走结构包括三角履带轮以及若干高悬防倾倒支撑轮,三角履带轮与驱动控制箱连接,若干防倾倒支撑轮分别通过支撑架连接在支撑平台的前端和后端,高悬防倾倒支撑轮的底端高于三角履带轮的底端,前端的防倾倒支撑轮位于三角履带轮的前端,后端的防倾倒支撑轮位于三角履带轮的后端。轮胎模块采用全地形三角履带轮,由履带、三角支架、驱动轮、支撑轮、涨紧轮、防侧轮、连接盘等装置组成,以及高悬防倾倒支撑轮的辅助支撑,保证小车不会倾翻,保证了检测的顺利进行,检测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管检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通风工程中风管漏光试验小车。
背景技术
为保证通风工程中通风管道的严密性,需要在风管安装完成后进行漏光实验,传统的漏光实验方法,一般采用人持灯爬进风管内或者用硬质长杆将灯泡伸入风管内进行,另一人在外部观测的方式,这些方法都只能在风管的一端直管处进行实验,在连续长段风管的中部,或者风管变径处,到弯头导流叶片处即无法再继续进行,两个弯头之间的风管未被检测,存在漏风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公告号CN2073005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通风工程中风管漏光检测的遥控风管漏光试验车,包括一个遥控车承载平台、遥控车控制手柄、无线摄像头、LED灯泡、移动显示端,LED灯泡安装在遥控车承载平台的后方,无线摄像头安装在遥控车承载平台的前端位置,使视线能够看见前方以及遥控车的两个前轮,移动显示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摄像头连接,遥控车控制手柄对遥控车承载平台进行控制,通过遥控车控制手柄对遥控车承载平台进行可视化操控。
然而,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变径风管,小车在变径处会倾斜行走,同时,风管内偶尔会存在障碍物,现有的小车均为四轮小车,对于变径超过30°变径风管或者障碍物时,容易发生倾翻,影响检测的效率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通风工程中风管漏光试验小车,用以解决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变径风管,小车在变径处会倾斜行走,同时,风管内偶尔会存在障碍物,现有的小车均为四轮小车,对于变径超过30°变径风管或者障碍物时,容易发生倾翻,影响检测的效率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通风工程中风管漏光试验小车,包括遥控小车和遥控控制工具,所述遥控小车包括支撑平台、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的照明灯、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前端的摄像头、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的行走结构、以及固定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的驱动控制箱,所述行走结构包括位于支撑平台两侧端的三角履带轮以及若干位于支撑平台前端和后端的高悬防倾倒支撑轮,两个三角履带轮分别连接舵机,驱动控制箱与舵机连接控制,若干高悬防倾倒支撑轮分别通过支撑架连接在支撑平台的前端和后端,高悬防倾倒支撑轮的底端高于三角履带轮的底端,前端的高悬防倾倒支撑轮位于三角履带轮的前端,后端的防倾倒支撑轮位于三角履带轮的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胎模块采用全地形三角履带轮,采用防爆ABS橡胶履带轮,由履带、三角支架、驱动轮、支撑轮、涨紧轮、防侧轮、连接盘等装置组成的履带集成,在小幅度起伏的障碍地形能够满足前行,以及前端和后端的高悬防倾倒支撑轮的辅助支撑,保证小车不会倾翻,保证了检测的顺利进行,检测效率高,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的前端和后端还分别安装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三角履带轮底端具有高度差,遥控小车与遥控控制工具信号控制连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驱动控制箱电信号控制连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出有障碍时遥控小车无法控制直行,所述驱动控制箱上还连接有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配合的蜂鸣器,蜂鸣器安装在摄像头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6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便携式扫查仪
- 下一篇:一种高密封性防粘黏排气管密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