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遮光防尘功能的线束过孔护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51002.4 | 申请日: | 2021-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毛磊;曹楚锋;常伟;陈程;周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3/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杨远见 |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遮光 防尘 功能 护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遮光防尘功能的线束过孔护套结构,包括弹性胶圈、线缆本体以及内部防护组件,所述弹性胶圈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胶圈顶部外圈设置有护套外圈,所述弹性胶圈的底部呈圆环状延伸设置有护套内圈。本实用新型线缆本体安装后弹性胶圈可凭其弹性紧抵在线束表面,实现该穿孔处遮光、防尘功能,由于其无需再涂密封胶密封,故完全不影响线束损坏后的更换工作,且在内部防护组件辅助下,实现了对线缆本体的快速定位,避免线缆本体受到外力发生拉伸破损的状况,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滑动块以及限位板的位置,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线缆本体的快速定位固定,提升了设备的整体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遮光防尘功能的线束过孔护套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机动车电器安全要求,所有线束经过金属孔时均需有防护,以免出现线束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磨损引起短路等安全问题,对于厢式车而言,其厢体对防水、防尘性能要求较高,但其四个角的示廓灯线束必须穿过底板。
经专利检索,现有专利号为CN209119736U的实用新型,包括孔塞部及斜插在所述孔塞部上的线管部,所述线管部的中轴线相对所述孔塞部的中轴线的倾斜夹角位于58°至65°之间,所述孔塞部的一端面上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孔塞部的厚度,以在所述孔塞部的另一端面上形成一凸起,所述孔塞部从所述凹槽中插入并穿过所述孔塞部,且穿出点位于所述凸起上。
基于上述,本人发现现有的线束过孔护套结构,其内孔要保证线束接头可顺利通过,故线束安装后其内孔与线束之间存在较大间隙,线束过孔处不可避免的出现漏光、返尘等问题,且安装时时采用密封胶将线束与护套内孔处间隙填塞,涂胶量较大,护套外观完整性不易保证,同时由于密封胶固化后极难去除,导致线束损坏后更换工作困难度增加。
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备遮光防尘功能的线束过孔护套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遮光防尘功能的线束过孔护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遮光防尘功能的线束过孔护套结构,包括弹性胶圈、线缆本体以及内部防护组件,所述弹性胶圈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胶圈顶部外圈设置有护套外圈,所述弹性胶圈的底部呈圆环状延伸设置有护套内圈,所述弹性胶圈的顶端中心处呈圆环状均匀分布有多组延展口,所述线缆本体对应穿设在弹性胶圈内,所述内部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弹性胶圈内,且所述内部防护组件输出端与线缆本体对应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性胶圈中心通孔内表面贴合安装有支撑壁,且所述支撑壁与内部防护组件对应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多组所述延展口在通孔中心处开设有线束穿孔,所述线束穿孔为半封闭结构,且所述线束穿孔与线缆本体对应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性胶圈顶部套接的护套外圈的外侧边缘处向下弯折,所述弹性胶圈底部套接的护套内圈的外侧边缘处向上弯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部防护组件包括四组限位板、防护套、四组防护套筒以及四组限位部,四组所述防护套筒均匀分布在支撑壁内部四周,所述限位板对应分布在支撑壁内且与防护套筒间隔分布,所述限位部对应安装在防护套筒、限位板之间,所述防护套对应套设在线缆本体外部,所述防护套内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部输出端对应穿插在防护套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限位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且所述限位板整体呈弧状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腔、滑动块、传动杆以及限位弹簧,所述限位腔开设在防护套筒内,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在限位腔内,所述传动杆安装在滑动块下表面,所述传动杆尾端穿过限位腔与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对应安装在限位腔、滑动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1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盖冲压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