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轮胎排水性能与抓地性能的胎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7070.0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黄耀华;黄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轮胎 排水 性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轮胎排水性能与抓地性能的胎面结构,包括花纹块,所述花纹块上设置有形成胎面花纹的横向沟槽,所述横向沟槽由轮胎周向向内延伸和轮胎周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线槽依次交替连接而成、且相邻的两个线槽之间通过对接弯槽进行连接,所述对接弯槽呈竖向设置的梯形,所述对接弯槽的宽度W1和所述线槽的宽度W2之间存在以下关系:0.5≤W1/W2≤0.8,所述W2的取值范围为0.5‑1.2mm。当轮胎接地时,横向沟槽因对接弯槽与线槽的宽度差使可得横向沟槽不完全闭合,保证了沟槽容积,以此确保排水、排雪性能,同时因沟槽未闭合,轮胎表面仍有提供有效的边缘,确保抓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轮胎排水性能与抓地性能的胎面结构。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胎面主要有多个纵向和横向沟槽,这些沟槽主要的目的是均匀分布轮胎刚性、排水、排雪以及抓地性能,沟槽的形状以及尺寸决定了各项性能的优劣,其中影响这些性能最多的是横向沟槽。
在轮胎与地面接触时,这些三维沟槽与二维沟槽会因宽度较窄以及厚度均一而闭合,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保证轮胎的排水、排雪性能,同时因沟槽的闭合,使得这些沟槽不能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轮胎排水性能与抓地性能的胎面结构,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提高轮胎排水性能与抓地性能的胎面结构,包括花纹块,所述花纹块上设置有形成胎面花纹的横向沟槽,所述横向沟槽由轮胎周向向内延伸和轮胎周向向外延伸的多个线槽依次交替连接而成、且相邻的两个线槽之间通过对接弯槽进行连接,所述对接弯槽呈竖向设置的梯形,所述对接弯槽的宽度W1和所述线槽的宽度W2之间存在以下关系:0.5≤W1/W2≤0.8,所述W2的取值范围为0.5-1.2mm。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沟槽的径向深度H的取值范围为18-24mm。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弯槽呈竖向设置的等腰梯形,其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的比值为0.4-0.6。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弯槽的最大宽度与所述横向沟槽的径向深度的比值范围为0.05-0.1。
有益效果:
当轮胎接地时,横向沟槽因对接弯槽与线槽的宽度差使可得横向沟槽不完全闭合,保证了沟槽容积,以此确保排水、排雪性能,同时因沟槽未闭合,轮胎表面仍有提供有效的边缘,确保抓地性能;
对接弯槽的宽度占线槽宽度的0.5~0.8倍,因过小的宽度会导致沟槽过薄,导致沟槽强度低、易损坏;而过大的宽度会使闭合程度较差,无法保证沟槽容积;
同时闭合程度还与对接弯槽的形状相关,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接弯槽优选等腰梯形,且对等腰梯形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的比值进行限定,以此使不完全闭合的效果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胎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花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沟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沟槽在未使用与使用时的对比图;
图中:1、花纹块;2、横向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7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