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轴旋翼可变气流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4012.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4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玲;金雁;李玲;李振杰;黄晓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27/82;B64C27/20;B64C27/06;B64C27/14 |
代理公司: | 宁波知坤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2 | 代理人: | 邹艳霜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轴旋翼 可变 气流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单轴旋翼可变气流无人机,包括涵道式外壳,涵道式外壳顶部设有十字电机架,涵道式外壳底部设有起落架,十字电机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芯片,十字电机架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旋桨;涵道式外壳内壁底部设有呈十字的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分流片,涵道式外壳内壁可拆卸地连接有反扭抵消导流片,涵道式外壳内壁设有若干调整反扭抵消导流片角度的限位结构。采用可拆卸的反扭抵消导流片且反扭抵消导流片的叶片最高处靠近螺旋桨处,从而抵消螺旋桨所带来的反扭。多对通孔的设置且每对通孔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用,方便改变并调整反扭抵消导流片的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单轴旋翼可变气流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在许多领域都有无人机的身影,随着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使用过程中的缺点也日渐突显,比如传统涵道无人机质量重,结构固定,成本高,几乎无法调整涵道整体结构,加工之后结构固定,很难设计成结构合理的涵道。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106347685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传统涵道式无人机使用缠绕机缠绕式涵道,这种类型的涵道式无人机的质量重、结构固定、成本高且结构设计不合理,同时驱动方式落后。本发明中多个第一塑料圆环和多个第二塑料圆环同轴设置且交替连接形成涵道本体,多个轴向支架设在涵道本体上,每个轴向支架的顶部与上支撑架相连接,螺旋桨、导流片用支架和舵机用支架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多个导流片设在导流片用支架上,每个导流片的两端分别与导流片用支架和涵道本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多个舵片设在舵机用支架上,每个舵片的两端分别与舵机用支架和涵道本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但是,上述专利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螺旋桨转动时,空气对于螺旋桨会产生一定作用的反扭,导致无人机会有一定的自转,从而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导致飞行偏离轨道,严重引发无人机坠落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单轴旋翼可变气流无人机,采用可拆卸的反扭抵消导流片且反扭抵消导流片的叶片最高处靠近螺旋桨处,从而抵消螺旋桨所带来的反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单轴旋翼可变气流无人机,包括涵道式外壳,所述涵道式外壳顶部设有十字电机架,所述涵道式外壳底部设有起落架,所述十字电机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芯片,所述十字电机架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涵道式外壳内壁底部设有呈十字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分流片,所述涵道式外壳内壁可拆卸地连接有反扭抵消导流片,所述涵道式外壳内壁设有若干调整所述反扭抵消导流片角度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若干对通孔,以及设置在反扭抵消导流片上的一对限位柱,每对通孔与水平线的角度不同,每对所述限位柱与每对所述通孔相配合使所述反扭抵消导流片呈不同角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反扭抵消导流片的叶片最高处靠近螺旋桨处。
进一步优化,所述反扭抵消导流片的截面呈弧形,其上表面的弧度大于其下表面的弧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涵道式外壳侧壁上设有支撑脚。
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脚内侧壁上设有限制所述反扭抵消导流片的第一限位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涵道式外壳与所述固定轴相对设置的位置处设有舵机,所述舵机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技师学院,未经苏州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4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玻璃瓶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