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发电供热通风换气多功能的黛瓦型太阳能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6427.X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7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季杰;王君;田忻怡;王矗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13/16;H02J7/35;E03B7/04;F24F7/00;F24D13/00;F24D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发电 供热 通风 换气 多功能 黛瓦型 太阳能 屋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发电供热通风换气多功能的黛瓦型太阳能屋顶,属于太阳能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包括山墙和向阳面的屋顶,屋顶包括太阳能屋顶、水循环机构和空气循环机构;太阳能屋顶包括铝底板和若干光伏电池机构;光伏电池机构和铝底板之间形成空气流道;水循环机构包括上集水管、下集水管、若干肋管、水箱和水泵;空气循环机构包括空气流道、保温空气集箱、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在采暖季,实现光伏发电‑热空气模式,关闭水循环机构;柔性薄膜电池发电,向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供电,主动实现室内供暖;在非采暖季,实现光伏发电‑热水‑通风换气模式,水循环机构工作,柔性薄膜电池发电,向水泵供电,主动实现供热水,被动实现室内的通风换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发电供热通风换气多功能的黛瓦型太阳能屋顶。
背景技术
“粉壁黛瓦马头墙”是徽派民居的真实写照。作为地域建筑的杰出代表,徽派民居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是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缩影,在中国乃至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目前,徽派民居依旧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当代人对热舒适要求的提高,建筑中大量使用采光、供暖、通风及空调等设备,建筑能耗不断增加。其次,马头墙作为东西山墙,广泛运用在徽派民居中,而夏季“西晒”问题突出,造成室内过热。另一方面,为降低能耗将门窗紧闭引起的通风不佳会产生诸多健康问题。并且,多雨的气候使得设备及室内易滋生细菌和病毒,通风不佳给病菌传播创造了条件。
太阳能在徽派民居中的一体化应用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内环境。然而,当下应用最多的只有传统的独立式真空管热水器,一般附置于屋顶,与环境极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建筑风貌,且功能单一,只能获得一些生活热水。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装置应运而生,特别是BIPV/T综合利用技术不仅提高了太阳能利用效率,且具有多种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全年的太阳能高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高效利用太阳能实现在采暖季发电、主动供热空气的功能,非采暖季发电、主动供热水、被动通风换气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发电供热通风换气多功能的黛瓦型太阳能屋顶。
一种具有发电供热通风换气多功能的黛瓦型太阳能屋顶包括两侧的山墙和向阳面的屋顶,所述向阳面的屋顶包括太阳能屋顶、水循环机构和空气循环机构;
所述太阳能屋顶包括铝底板7和若干块光伏电池机构;铝底板7为矩形板,且呈斜面状;铝底板7的底面设有保温防水层8;所述光伏电池机构包括固定黏贴在一起的柔性薄膜电池1和金属吸热板3;若干块光伏电池机构均布在铝底板7上,光伏电池机构和铝底板7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流道6;
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上集水管13、下集水管12、若干肋管4、水箱14和水泵15;所述上集水管13的一端连通着水箱14进水口,上集水管13的另一端封闭;所述下集水管12的一端连通着水箱14出水口,下集水管12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水泵15串联在与水箱14相邻的下集水管12上;若干肋管4均布连通在上集水管13和下集水管12之间;
所述空气循环机构包括若干空气流道6、保温空气集箱9、第一风管10和第二风管11;所述保温空气集箱9作为屋脊;所述第一风管10和第二风管11呈直立状;保温空气集箱9的两端分别连通着第一风管10的上部和第二风管11的上部;第一风管10的上端口为第一通风口18,第一风管10下部一侧开设有第三通风口20;第二风管11的上端口为第二通风口19,第二风管11下部一侧开设有第四通风口21;第一风管10内设有第一风机16,第二风管11内设有第二风机17;若干空气流道6的一端均连通着保温空气集箱9,若干空气流道6的另一端分别为空气入口5;
所述铝底板7的一侧边为屋顶边,平行于保温空气集箱9;相对应的铝底板7的另一侧边为屋檐边;
所述上集水管13位于保温空气集箱9内,所述下集水管12位于铝底板7上,且平行于屋檐边,若干肋管4分别位于相应的空气流道6内;若干空气流道6的空气入口5分别位于铝底板7的屋檐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6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结构强度检测用超声波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