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封装结构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8974.3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8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康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58 | 分类号: | H01M50/258;H01M50/209;H01M50/296;H01M50/531;H01M50/29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徐汉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结构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封装结构及电池模组,电芯封装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腔体,所述壳体为绝缘体;以及,分隔片,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分隔片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用于分别容纳各电芯本体的多个腔室,多个所述腔室沿所述分隔片厚度方向布局;所述分隔片为绝缘膜;所述壳体上于各所述腔室处开设有用于分别供各所述电芯本体的极耳伸出的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封装结构通过采用分隔片将壳体内的腔体分隔成多个腔室,将各电芯本体封装于腔室内,从而减小了相邻两个腔室内电芯本体之间的间距,进而有利于减小整个电池模组中电芯封装结构占用的厚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芯封装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新能源动力电池为了追求高能量密度,通常采用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制作,这些正极材料活性非常高,一旦发生电池短路或受到机械损伤,很容易发生热失控,进而导致整个电池起火或爆炸。
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多个电芯沿电芯厚度方向排布在模组内,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封装于电芯本体上的铝塑壳。这种电池模组中电芯的铝塑壳和铝塑壳之间的间隙会增加占用电池模组的厚度,降低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封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模组中电芯的铝塑壳和铝塑壳之间的间隙占用电池模组的厚度,影响电池模组能量密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芯封装结构,包括:
壳体,壳体内具有腔体,壳体为绝缘体;以及,
分隔片,设于腔体内,分隔片将腔体分隔成用于分别容纳各电芯本体的多个腔室,多个腔室沿分隔片厚度方向布局;分隔片为绝缘膜;
壳体上于各腔室处开设有用于分别供各电芯本体的极耳伸出的开孔,开孔与腔室连通。
通过采用分隔片将壳体内的腔体分隔成多个腔室,将各电芯本体封装于腔室内,从而减小了相邻两个腔室内电芯本体之间的间距,进而有利于减小整个电池模组中电芯封装结构占用的厚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与分隔片一体成型的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外的隔离层和包裹于隔离层外的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电芯本体与外部环境隔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隔片的厚度为20μm-60μm;和/或,绝缘层的厚度为15μm-60μm;和/或,隔离层的厚度为15μm-60μm;和/或,耐磨层的厚度15μm-60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控制壳体和分隔片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隔片为PP薄膜、CPP薄膜或PVC薄膜;和/或,绝缘层为PP薄膜、CPP薄膜或PVC薄膜;和/或,隔离层为铝箔层;和/或,耐磨层为PA薄膜或PET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电芯本体的封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腔室的数量为4-64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电池模组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于各腔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孔,位于各腔室同一端的多个开孔沿壳体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各电芯本体的热量分布相对均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腔室的厚度8mm-15mm;和/或,腔室的长度为200mm-750mm;和/或,腔室的宽度为50mm-2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容纳现有的电芯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8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高压共轨用安全限压阀
- 下一篇:一种便于对接的钢护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