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自养生物脱氮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8610.5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1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彤;陈方鑫;冯传平;陈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涞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中小型 污水处理 一体化 自养 生物 滤池 | ||
1.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自养生物脱氮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物滤池本体(1)、进水和配水装置(7)、初步过滤装置(9)、负压反冲洗装置;
所述生物滤池本体(1)内从下到上依次为:配水层(2)、承托层(3)、滤料层(4)、出水排气单元(5),所述生物滤池本体(1)位于滤料层(4)上方还连接有所述负压反冲洗装置;
所述进水和配水装置(7)的出水端连接所述配水层(2),所述进水和配水装置(7)的进水端连接初步过滤装置(9)的第一出水口,所述初步过滤装置(9)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有待处理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自养生物脱氮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4)中铺设有陶粒和自养反硝化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自养生物脱氮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层(2)设置在生物滤池本体(1)底部,所述承托层(3)设置在生物滤池本体(1)中下部,所述滤料层(4)设置在生物滤池本体(1)中部;
所述出水排气单元(5)包括:
位于生物滤池本体(1)内上部的清水区(51),位于生物本体清水区(51)外侧的集水区(52);
集气罩(53),设置在所述生物滤池本体(1)顶部,所述集气罩(53)设置出气孔;
所述集水区(52)设置连通清水区(51)的过水管道(56),所述过水管道(56)设有第一滤网(54);
所述过水管道(56)上,位于所述第一滤网(54)前,设置有闸门(55),在进行负压反冲洗的过程中闸门(55)关闭,以保持生物滤池本体(1)内部的负压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自养生物脱氮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反冲洗装置包括:负压管(6),所述负压管(6)连接在所述生物滤池本体(1)上部,所述负压管(6)位于生物滤池本体(1)外的一端连接抽负压装置(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自养生物脱氮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本体(1)呈圆柱状,所述承托层(3)厚度为0.1-0.3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自养生物脱氮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和配水装置(7)包括:进水管(71),与所述配水层(2)的第二进水口连接;进水泵(72),所述进水泵(72)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管(71)连接;
所述初步过滤装置(9)包括:过滤箱(91);第二过滤网(94),设置在所述过滤箱(91)内,所述过滤箱(91)外侧、上位于第二过滤网(94)一侧设置排污管道(93),所述过滤箱(91)外侧、上位于第二过滤网(94)另一侧上部设置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过滤箱(91)上位于第二过滤网(94)下端一侧设置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进水泵(72)的进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自养生物脱氮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阀门,所述进水管(71)为多边形穿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涞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涞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86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