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轴直驱双级增压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1950.5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8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明;张超;邢子义;李殿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东德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53 | 分类号: | F04B45/053;F04B39/06;F04B39/00;F04B23/06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陈彦儒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轴 直驱双级 增压 油泵 | ||
一种主轴直驱双级增压油泵,所述隔膜压缩机包括膜头部件和曲轴箱,所述曲轴箱与膜头部件通过连接体连接;所述增压油泵包括一级注油增压泵和二级补油增压泵,所述一级注油增压泵和二级补油增压泵依次套于曲轴上;所述一级注油增压泵,为曲轴箱提供向膜头部件压缩做功的液压油;所述二级补油增压泵,为弥补活塞运动过程中损失的油量,为膜头部件内的活塞压油腔的补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将隔膜压缩机曲轴同轴直驱两级增压油泵,无需额外驱动,结构紧凑,可实现油泵注油相位与压缩机油活塞相位的精确控制,提高了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主轴直驱双级增压油泵。
背景技术
隔膜压缩机的液压油补液系统是保证隔膜压缩机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结构之一。当机器运行时,隔膜压缩机油缸中的液压油不可避免的会通过活塞环而泄漏,其后果就等于减少了活塞行程,这样活塞到达外止点时,膜片便不能与缸盖上支板相贴合。机器每一转都会产生泄漏,故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液压缸中的液压油将会越来越少,膜腔中的余隙容积额也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压缩机不能再吸进气体而失去工作能力。
所以在隔膜压缩机中,除去常规的注油泵体之外还需要补油装置;
目前隔膜压缩机普遍采用的补油调节方法主要有转速调节和旁路调节。转速调节中,对于电动机的调节方式采用变频器改变驱动机的转速。但是在进行变频调节时对电网的冲击较大,机体容易产生振动造成连锁停车、运动部件磨损增加,不能够长时间在低负荷下工作。同时变频器价格昂贵,也增加了成本。旁路调节则主要是通过管路中的旁通阀将机组排出的多余的气量经管道回流到机组的入口,以满足生产的负荷要求。但是在能耗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点,旁路调节并没有改变压缩机原有的压缩过程,多余的返回气体仍然被压缩,并没有降低压缩机的功耗,使压缩机做了许多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现有技术中的隔膜压缩机在工作时通常的办法是外置油泵及专门的油泵电机,通过油泵电机带动外置油泵运转,不断的将油泵入曲轴箱以进行隔膜压缩;这种操作方法使得隔膜压缩机的整体体积较大、零部件变多,装配时占用更大的空间,且该方法步骤多结构复杂密封性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轴直驱双级增压油泵,所述隔膜压缩机包括膜头部件和曲轴箱,所述曲轴箱与膜头部件通过连接体连接;所述增压油泵包括一级注油增压泵和二级补油增压泵,所述一级注油增压泵和二级补油增压泵依次套于曲轴上;
所述一级注油增压泵,为曲轴箱提供向膜头部件压缩做功的液压油;
所述二级补油增压泵,为弥补活塞运动过程中损失的油量,为膜头部件内的活塞压油腔的补油。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注油增压泵和二级补油增压泵连接且均设于所述曲轴箱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压缩机还设有油散热器,所述油散热器为水冷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包括油冷出油管和油冷进油管。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注油增压泵为摆线泵,所述摆线泵套于曲轴上,所述摆线泵包括进油腔、泵油腔和出油腔,所述泵油腔设于进油腔和出油腔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进油腔和出油腔连通;
所述泵油腔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偏心套,被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和偏心套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隔膜压缩机曲轴固定连接,所述被动齿轮和偏心套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注油增压泵注油过程为:曲轴带动主动齿轮旋转将液压油通过油冷出油管从油散热器吸入注油进油管路注入曲轴箱内,通过活塞前推将液压油压缩推至膜头部件内的活塞压油腔,通过活塞后退将液压油通过设于连接体上的注油回油管路进入曲轴箱,通过油冷进油管回到油散热器。
进一步地,二级补油增压泵为可调节柱塞泵,所述可调节柱塞泵包括:偏心轮腔和柱塞腔,所述偏心轮腔和柱塞腔连通;
所述偏心轮腔内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套于曲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东德氢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东德氢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1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叠合板
- 下一篇:一种跨行自走式枸杞地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