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形式垂尾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6158.0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2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浩;曹成;李博;袁晓鹏;张帅;张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浩 |
主分类号: | B64C5/06 | 分类号: | B64C5/06;B64C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周雪峰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式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形式垂尾及无人机,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一种变形式垂尾包括垂尾底板;第一液压动力转向器,上述第一液压动力转向器连接于上述垂尾底板;垂尾调节板,上述垂尾调节板转动连接于上述垂尾底板;第二液压动力转动器,上述第二液压动力转向器设置于上述垂尾底板,上述第二液压动力转向器连接于上述垂尾底板。该垂尾实现了垂尾结构的多样化。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上述无人机主体的机背和机腹均设有垂尾,上述无人机主体机背的上述垂尾数量和上述无人机机腹的上述垂尾数量均为两个,四个上述垂尾呈X型分布。该无人机不仅具有高隐身性能、低风阻的能力,还具有高机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形式垂尾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垂直尾翼简称垂尾,也叫做立尾,安装在机身后部,其功能与水平尾翼类似,也是用来保持飞机在飞行中的稳定性和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不同的是垂直尾翼是使飞机在左右(偏航)方向具有一定的静稳定性,并控制飞机在左右(偏航)方向的运动。同水平尾翼一样,垂直尾翼由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偏转的方向舵组成,垂直尾翼上可安装通讯装置。
目前飞机所使的垂尾均为固定结构,在飞机进行左右(偏航)方向的运动时,存在机动性能差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恶劣天气(主要针对风向多变的情况)的偏航运动时,方向的调节能力更差。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对于目前所使用的无人机有以下两种:
一种无人机的外形结构趋向于扁平化和无尾化,这样的设计可以极大地减小镜面反射效应,同时减少机身外突出物,使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减少了风阻(尤其是在起飞阶段风阻较小),提高隐身性,但是这样又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稳定性与操纵性大幅下降。
另一种无人机带有垂尾,这样的设计虽然能提高无人机的机动飞行能力和改善无人机的稳定性,但是无人机的风阻较大,降低隐身性能。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变形式垂尾及无人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式垂尾,实现了垂尾结构的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不仅具有高隐身性能、低风阻的能力,还具有高机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式垂尾,包括垂尾底板;第一液压动力转向器,上述第一液压动力转向器连接于上述垂尾底板,上述第一液压动力转向器用于带动上述垂尾底板翻转;垂尾调节板,上述垂尾调节板转动连接于上述垂尾底板;第二液压动力转动器,上述第二液压动力转向器设置于上述垂尾底板,上述第二液压动力转向器连接于上述垂尾底板,上述第二液压动力转向器用于带动上述垂尾底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液压动力转向器和上述垂尾调节板设置于上述垂尾底板的一相对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垂尾底板和上述垂尾调节板的厚度相同,上述垂尾调节板转动方向所在平面与上述垂尾调节板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液压动力转向器设置于上述垂尾底板内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上述无人机主体的机背和机腹均设有垂尾,上述无人机主体机背的上述垂尾数量和上述无人机机腹的上述垂尾数量均为两个,四个上述垂尾呈X型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人机主体包括机身,以及设置于上述机身两侧的机翼,上述垂尾设置于上述机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机翼设有用于放置上述垂尾的容纳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浩,未经李天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6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烷燃料燃气炉与煤气燃料燃气炉的并联节能系统
- 下一篇: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