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式红外导线二维位置检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0419.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桂明;陈永志;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大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6 | 分类号: | G01S17/06;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红外 导线 二维 位置 检测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式红外导线二维位置检测传感器,包括测量主机,测量主机包括主机壳以及设置于主机壳上的线缆行走机构,所述主机壳通过线缆行走机构移动式设置于承载导线上;主机壳上还设置有被测导线的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红外发射阵列和红外接收阵列,红外发射阵列和红外接收阵列在主机壳的同一面上,本实用新型在检测导线位置时,红外发射阵列和红外接收阵列紧靠放置,红外发射阵列中各发射单元依次向被检测导线发射红外光束,发射光束经被测导线后产生反射光束,反射光束到达红外接收阵列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发射和接收点距离被测导线较近,可避免受外界环境光的影响,同时可以实现横向和竖向的双向位置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导线位置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阵列式红外导线二维位置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导线位置检测技术主要有:基于图像的检测方法。使用相机拍摄得到图像,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识别分析得出导线的位置。该方法对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因为要获取图像,容易受环境光影响。如专利CN108534759A公开了一种电缆位置检测及控制装置,即拍照悬垂,包括悬垂,还包括:用于拍摄电缆位于管道中的位置得到第一照片的红外线拍摄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照片与电缆位于所述管道的中心时的第二照片进行对比计算机,根据所述计算机的对比结果控制牵引装置牵引所述电缆使得所述电缆位于所述管道的中心的控制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缆位置检测及控制装置即拍照悬垂,能够克服电感式悬垂抗变频干扰能力弱,电器元器件易损坏,零点易漂移;克服激光悬垂对水汽烟雾穿透能力不强,易控制失灵的缺点。
基于红外对射的方法。如专利CN103344179B公开了一种电缆位置检测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在测量电缆位置时,光发射器向被检测电缆发射平行光束。其中,该平行光束包括平行光束中心轴以上的第一光束和中心轴以下的第二光束。该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经过被检测电缆后,到达光接收器并产生相应的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当电缆在中心位置时,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相等,相应的,当电缆偏离中心位置时,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不相等。进而控制器计算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并根据预设的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与被检测电缆的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电缆位置,进而控制电缆的位置。该方法导线必须位于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中间,且只能检测到垂直于光发射方向上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检测导线位置时,红外发射阵列和红外接收阵列紧靠放置,红外发射阵列中各发射单元依次向被检测导线发射红外光束,发射光束经被测导线后产生反射光束,反射光束到达红外接收阵列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发射和接收点距离被测导线较近,可避免受外界环境光的影响,同时可以实现横向和竖向的双向位置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阵列式红外导线二维位置检测传感器,包括测量主机,测量主机包括主机壳以及设置于主机壳上的线缆行走机构,所述主机壳通过线缆行走机构移动式设置于承载导线上;主机壳上还设置有被测导线的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红外发射阵列和红外接收阵列,红外发射阵列和红外接收阵列在主机壳的同一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阵列包括若干发射单元,若干发射单元沿竖向均布;红外接收阵列包括若干接收单元,若干接收单元沿竖向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阵列和红外接收阵列二者横向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主机为巡检机器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检测导线位置时,红外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紧靠放置,红外发射阵列中各发射单元依次向被检测导线发射红外光束,发射光束经被测导线后产生反射光束,反射光束到达红外接收阵列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信号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进行分析得出导线垂直于光束的位置以及导线距离,可无接触实现对导线二维位置的检测,且不受环境光线影响,性能可靠,非常适用于线缆巡检机器人这种户外使用的场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大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清大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0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丝加工用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取药的定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