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灭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0128.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5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骄;刘振民;李楠;雍靖怡;赵烜影;吴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46 | 分类号: | A23L2/46;A23L2/42;A23C3/033;A23C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严晨;许亦琳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灭菌 系统 | ||
1.一种流体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按其管道的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顺序流体连通的加热装置(2)、保温管道(1)和冷却装置(3);
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外管道(201)、第一中间管道(202)和第一内管道(203),所述第一中间管道(202)位于第一外管道(201)内并于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换热流道(204),所述第一内管道(203)位于第一中间管道(202)内并于两者之间形成第一中间流体流道(205),所述第一内管道(203)包括与管道其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内部流体流道(206),所述第一内管道(203)的外壁螺旋状分布有第一外毛细管(207),所述第一内部流体流道(206)中分布有延伸方向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第一内毛细管(208),所述第一中间流体流道(205)和第一内部流体流道(206)分别与保温管道(1)流体连通;
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外管道(301)、第二中间管道(302)和第二内管道(303),所述第二中间管道(302)位于第二外管道(301)内并于两者之间形成第二换热流道(304),所述第二内管道(303)位于第二中间管道(302)内并于两者之间形成第二中间流体流道(305),所述第二内管道(303)包括与管道其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内部流体流道(306),所述第二内管道(303)的外壁螺旋状分布有第二外毛细管(307),所述第二内部流体流道(306)中分布有延伸方向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第二内毛细管(308),所述第二中间流体流道(305)和第二内部流体流道(306)分别与保温管道(1)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流体流道(205)中还设有第一导流装置(209),所述第一导流装置(209)靠近于第一中间流体流道(205)上游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毛细管(208)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一导热肋片(210),所述第一导热肋片(210)沿着第一内毛细管(208)的延伸方向螺旋分布;
和/或,所述第一内毛细管(208)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间流体流道(305)中还设有第二导流装置(309),所述第二导流装置(309)靠近于第二中间流体流道(305)上游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毛细管(308)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导热肋片(310),所述第二导热肋片(310)沿着第二内毛细管(308)的延伸方向螺旋分布;
和/或,所述第二内毛细管(308)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道(201)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一保温层(211),所述第二外管道(301)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保温层(3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灭菌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6)位于加热装置(2)上游和/或冷却装置(3)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01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