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基填筑层厚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50947.7 | 申请日: | 2021-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汪祥立;潘超;裴史泉;苏磊;张进国;宋奇;林水荣;李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G01B21/08;G01C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雁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填筑层厚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基填筑层厚控制装置,涉及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路基面和主插锥,所述路基面的上表面安置有轨道立杆,且轨道立杆的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垂心区,所述轨道立杆的外壁固定有延伸杆柱。该路基填筑层厚控制装置,设置的层厚显示器可通过提升电机进行高度提升,而与提升电机电性连接的层高传感器可对层高进行分析并控制提升电机进行提升或下降,并配合数据接收装置对层高的实时数据进行反馈和传输,搭配层厚警告装置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将层厚控制在标准值内,其过程有效保证了路基填筑施工的层厚标准,且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路基填筑层厚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对公路施工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填筑施工过程中,填筑需按试验段确定的分层厚度进行填筑,以确保每层达到压实效果,降低工后沉降。
目前在公路路基的路基填筑施工时层厚控制均采用人工布置厚度控制桩,不但效率低、厚度均匀性差,且人工成本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路基填筑层厚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基填筑层厚控制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面上的基填筑施工时层厚控制均采用人工布置厚度控制桩,不但效率低、厚度均匀性差,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路基填筑层厚控制装置,包括路基面和主插锥,所述路基面的上表面安置有轨道立杆,且轨道立杆的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垂心区,所述轨道立杆的外壁固定有延伸杆,且延伸杆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外表面连接有线锥,所述延伸杆的外壁下端开设有线槽,所述主插锥连接于底座的下表面中部,且主插锥贯穿于底座的中部,所述轨道立杆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压杆,且压杆的外表面下端固定有顶柱,所述顶柱位于主插锥的内部,所述压杆的外表面上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主插锥的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末端连接有侧锥,所述侧锥位于第二弹簧的内侧,所述主插锥的外壁开设有槽口,所述压杆的外端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末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下方设置有卡座,且卡座位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卡座的外壁连接有顶块,所述底座的外端连接有副插锥,所述轨道立杆的内部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和进气口;所述提升电机设置于轨道立杆外壁,且提升电机末端连接有第一提升链条,所述第一提升链条下端连接有牵引块,且牵引块外部设置有提升腔体,所述提升腔体开设于轨道立杆内部,所述牵引块外壁固定有第一磁块,且牵引块下端连接有第二提升链条,所述提升腔体下方外壁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一端连通有通道,所述通道一端连通有连通腔,且连通腔一侧开设有泄压口,所述连通腔一侧开设有通口,且通口一端连通有开槽,所述开槽开设于提升腔体内壁,所述开槽内壁连接有保险块,且保险块一侧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保险块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牵引块下端固定有凸块,所述第一磁块的一方设置有第二磁块,且第二磁块位于层厚显示器一侧,所述第二磁块上下方设置有滑轮,且滑轮位于层厚显示器外壁,所述轨道立杆的一侧设置有层厚显示器,所述层厚显示器的正面设置有层高传感器,且层厚显示器的背面设置有轨道控制装置,所述轨道控制装置的右方设置有数据接收装置,且数据接收装置的上方安置有层厚警告装置。
可选的,所述底座与轨道立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底座的下表面与路基面的上表面相结合,而且底座与轨道立杆之间呈垂直分布,并且底座与延伸杆之间呈平行分布。
可选的,所述线锥的竖直中心线与垂心区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且线锥与连接柱之间为活动连接,而且连接柱的中垂线与延伸杆和线槽的中垂线相重合。
可选的,所述顶柱通过压杆与轨道立杆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顶柱通过第一弹簧与轨道立杆之间构成弹性结构,而且顶柱下端呈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0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干燥器零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场地用灰尘检测装置





